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其理由是这两件事
A.标志人类首次完成洲际海航
B.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科学真理
C.促使美洲近代文明开始形成
D.促使世界由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2、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1944年一场登陆战为背景谱写的惊天动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
A.北非登陆 B.莫斯科战役
C.珍珠港战役 D.诺曼底登陆
3、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在一份有关中国革命的“决议”中提出:“只要国民党在客观上实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共产国际的这份决议推动了中国( )
A. 国民大革命 B. 土地革命 C. 全面抗战 D. 解放战争
4、下列小说中的著名人物,哪一个属音乐家的形象
A. 克莱德
B. 约翰克利斯朵夫
C. 保尔柯察金
D. 洛蓓达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的战役是:
A. 诺曼底战役 B. 莫斯科战役 C. 凡尔登战役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传播了人文主义
B. 发现了美洲大陆
C.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7、某通史巨著,叙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总结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它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小王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建立河南自由贸易区
9、“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赞美的是扬州哪一旅游景点?
A.平山堂 B.瘦西湖 C.个园 D.何园
10、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 )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废除了种族歧视
11、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文评论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1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居民重返乡村、回归自然的愿望和呼声日益高涨。城市规划师尝试将风景园的规划手法应用到城市之中,从而产生了田园城镇的景观规划。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环境污染 B.英国居民娱乐休闲时间增加
C.英国城市人口不断流向农村 D.汽车使用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则寓言,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好事。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14、“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发动战争
B.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拿破仑对外战争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15、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
①明清馆
②隋唐五代馆
③辽宋夏金馆
④魏晋南北朝馆
A. ④②③①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④②
16、“……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中的这段话是讲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17、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不朽的文学作品,也因此得到了后世的尊敬。下面哪一项是对他的称赞 ( )
A.“俄国革命的镜子” B.“乐坛雄狮”
C.“用生命作画的人” D.“现代科学之父”
18、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于( )
A.北京
B.天律
C.广州
D.上海
19、小明同学准备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素材出一份手抄报。下列所拟标题不恰当的是
A.科技改变生活
B.科技点亮世界
C.科技让人类插上翅膀
D.科技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
20、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是孤立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往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下列搭配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C.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祖国
D.七一五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
21、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事件_____
22、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23、南北矛盾的加剧:
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___________、西濒________________的大国。
24、知识点一 彼得一世改革手工工场1、18世纪初,沙皇________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25、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6、受历史、__________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_________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_________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________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27、军队是国之长城,关系国家民族危亡。
(1) 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 ,抗击日军。
(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
的战略核力量。
2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________;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
29、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30、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31、材料解析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五中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6)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时修筑的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33、韩国发展经济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有什么好处?
34、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
项目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 1 | 2 | 4 | 3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 1.3 | 1.9 | 4.6 | 8.1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材料三 1913年英、法、美、德实力对比表
项目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2 | 4 | 5 |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的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内容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