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人文主义
D. 蒙昧主义
2、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的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他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进取。这里“面临灭顶之灾的他”是指( )
A.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
C.路易十六 D.拿破仑
3、“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 销其兵,铸以为钟虞,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 以为更生。”这一局面出现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4、阅读下图“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 )
A.专制王权的加强
B.城市的兴起发展
C.市民文学的产生
D.基督教会的瓦解
5、千百年来,罗马不仅指一段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更代表一种宏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指:
A.深奥系统的哲学
B.独特的建筑风格
C.彪悍的民族精神
D.博大缜密的法律
6、下图现象的成因不包括
A.内燃机的推广
B.汽车的发明
C.飞机的研制
D.石化工业的兴起
7、在17世纪下半叶海外争夺殖民地中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A.荷兰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8、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再次遭受自由放任的时市场经济之苦--经济低迷、公司倒闭、失业增加…这与1929~1933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时的美国靠罗斯福新政逐渐走出困境.以史为鉴,罗斯福新政可供奥巴马政府战胜当前危机借鉴的内容有
①政府直接参与的经营管理活动②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
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④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以下古代文明成果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欧洲政治文明
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D.古代世界民主与法制
10、《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
A. 火烧圆明园 B. 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 镇压义和团 D. 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11、俄国与瑞典战争后,营建了新的首都
A.莫斯科
B.叶卡捷琳堡
C.圣彼得堡
D.塞瓦斯托波尔
1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四大”
13、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阿拉伯人
D.雅利安人
14、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B. 都使自己的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
C. 都英勇作战
D. 都是封建王公的杰出代表
1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是(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6、他在护国战争中功勋卓著,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死后安葬于长沙岳麓山。他是
A. 黄兴
B. 蔡锷
C. 宋教仁
D. 陈天华
17、10世纪起,西欧的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逃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成( )
A.中世纪城市
B.早期的集市
C.早期庄园
D.工业化城市
18、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先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达伽马到达东方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 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两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是因为
A. 都通过改革从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社会 B.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的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 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B. 解放农民,帮助其致富
C. 改变俄国的专制制度 D. 迅速实现近代化
2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是
22、无产阶级一直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1)1848年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871年3月28日,成立了______________,它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是__________,词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3、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__(人物)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24、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时间:______。
25、______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对古典文化有继承,更有创新;______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6、“美术三杰”:达·芬奇与拉斐尔、____________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27、_________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28、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地方使用,从此,人类进入___________时代,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时代。
29、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1870年,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3)1898年,光绪帝下令开设的全国最高学府______________,推动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30、(1)公元前(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 )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7世纪初期,( )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1825年由( )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了巩固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4)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开工业革命之先河,后来众多国家纷纷效仿。
(5)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1年3月,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31、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在哪个国家?兴起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2、翻开历史画卷,映入眼帘的是数不尽的杰出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伯里克利是古代雅典杰出的政治家,他主政期间进行的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美国独立后,他主持召开的制宪会议制定的1787年宪法在世界史上具有什么重要地位?
(3)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形势危急关头组成救国委员会采取的系列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4)综上,你能够得到什么认识?
33、文明因多样而多彩,因碰撞、交融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4世纪声称“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人物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东征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2)如果你要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图景,可查阅古希腊的哪一文学著作?请写出创立逻辑学等多学科体系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
(3)西亚的中东地区处于五海三洲的交界地带,这里的民族与国家往往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请你写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阿拉伯人的一部文学作品的名称。
(4)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 世纪 80 年代末90年代初,长达40余年的冷战局面走向终结,世界经济再度进入新一轮全球化发展时期。表现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国际投资迅速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和决定性的力量。中国审时度势,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顺势而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善了中国国际贸易环境。
——据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括号后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括号后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括号后填“未涉及”。
A.冷战局面的结束使世界经济出现新一轮全球化浪潮。( )
B.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领域无关。( )
C.中国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以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围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的原因。
材料三: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世界多极化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与合作共赢的追求。
——摘自金鑫、林永亮《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及其优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