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一幅刊于1921年的英国漫画,英国人正在拆卸德国机器。该漫画形象地勾勒了( )
A.《九国公约》对德国的掠夺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C.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D.国际关系新秩序逐渐形成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直到1688年结束,历时长达近半个世纪,其间既有共和国的建立,也有封建王朝的复辟,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
A.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血泪史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C.资本主义政权是通过殖民掠夺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D.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斗争过程
3、“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英国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的典型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民法典》
4、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 秦陵兵马俑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长城
5、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吉拉尔的求证过程表明
历史 | 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 |
法律 |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5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公元前2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 |
语言学 | 《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2世纪以前所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 |
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是确认历史事实的方法
B.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来判断历史真实与否
C.运用不同形式的史料相互印证更具说服力
D.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最为可信
6、下图是某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在平面大地的西北部,非洲在南部,亚洲在东部。该图可知,绕过非洲也能到达东方,该地图( )
A.有可能绘制于新航路开辟以前 B.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成果之一
C.是地圆学说在世界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7、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情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 两只母羊、两个羔羊,他们必须用自己的事件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份材料说明
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 B.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 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领主和农奴矛盾
8、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产生的相同的地理因素是
A.大河 B.沙漠 C.高山 D.海洋
9、欧州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
A.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C.东方文化的复兴
D.古典文化的复兴
10、下图反映的是
A.国王的加冕礼
B.“臣服礼”和“授职礼”
C.组成大的武士集团
D.庄园法庭正在开庭
11、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材料中的“这本书”是
A.《人间喜剧》
B.《物种起源》
C.《共产党宣言》
D.《战争与和平》
1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资本论》的出版
13、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中率先提出“哥伦布大交换”观点。“大交换”直接联系的两个地区是
A.欧洲——亚洲
B.欧洲——非洲
C.欧洲——美洲
D.非洲——美洲
14、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启蒙运动的影响 | 欧洲:____________ |
美州:美国独立战争 | |
亚洲:辛亥革命 |
A.明治维新
B.法国大革命
C.南北战争
D.新文化运动
15、微信是现代人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张骞 B. 项羽 C. 蔡伦 D. 李时珍
16、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的名字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新法典》
17、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改变了这一局面的主要是( )
A.凯伊发明了飞梭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
18、下图中版画的名字是《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它是文革期间,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00周年而创作。那么这幅版画准确的创作年代是( )
A.1966年 B.1971年 C.1973年 D.1976年
19、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资料。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形势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
D.拜占庭帝国形势
20、佃户如果有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执行起诉与处罚的机构是( )
A.国家政府
B.国家法庭
C.庄园法庭
D.地方政府
21、公元前8世纪希腊的两个著名城邦是_____、_____。
22、古埃及的国王称“__________”,其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5世纪,日本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__”,其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3、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出现时间: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_____,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24、欧洲的联合
恢复 发展 | 外因 | ________的援助 | |
内因 | 西欧国家原有的工业基础;采用最先进的________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 ||
表现 | 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 ||
★走向 联合 | 目的 | 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 |
欧共体 | 成立 过程 | (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_______和________ (3)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________ 简称“欧共体“ | |
作用 |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的提高 | ||
欧盟 | 建立 |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______ | |
作用 | 大大加快了欧洲________的进程 |
25、城市居民构成:城市的基本居民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_________转变而来。
26、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_____产生。在雅典,拥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雅典的_____。
27、希腊城邦:_________,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最大的城邦________,领土只有8400平方千米。
28、日本自12世纪晚期,进入了近700年的________统治时期。
29、下图名称是_______
30、(1)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
(2)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
(3)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_________
(4)标志着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始确立—— 。
31、但丁的代表作——
32、葡萄牙的殖民据点与商站有?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2:“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3: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请回答:
①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②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对我国影响最的是什么宗教?
34、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再度爆发,过程中导致大量平民被害,10月28日面对联合国要求停火的决议,以色列表示坚决拒绝,并称将继续捍卫自己。中方代表一直呼吁防止巴以冲突进一步升级,历史证明,武力无法带来和平,以暴制暴只会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让我们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问题
图2 1919年参加某会议的三巨头
(1)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图1中由③⑤⑥三国组成的战前军事集团名称,及在这场战争中最终获胜一方的名称。
(2)结合所学,指出图2中三巨头参加的会议名称?在这次会议上,战胜国出于保证国际和平和安全的宗旨决定成立哪一国际组织?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3)材料二中“▲”应该填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哪一国际格局?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材料三 4年半的“总体”战所造成的的人口损失是巨大的。在实际战斗中死亡人数大约是800万,另外700万人永远成立残疾人,还有1500万人“伤得或重或轻”。……这场战争的物质损失也是空前的,总消耗实际上高得叫人无法想象。实际上,大约有2600亿美元左右。据估算,这个数字“相当于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整个世界所有国家债务总和的6.5倍。”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与冲突不断,俄乌冲突持续扩大,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加剧,给世界和平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感悟与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