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有人形象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这里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指的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南京大屠杀
C.中华民国成立
D.洪秀全定都天京
3、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包括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蒋介石举起屠刀,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A.签订《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孟良崮战役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5、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6、《天津条约》规定“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这一条款
A.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清政府受到了列强的监视 D.便利了侵略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7、小刚的爸爸很喜欢收集小人书,小刚就曾读过他收集的《将帅传奇—千里跃进大别山》。书中反映的这一军事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8、下列战役中,被陈毅称为 “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是指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红军过草地的艰苦时期,大家曾高声要求蔡畅同志唱歌,蔡大姐笑着为大家用法文演唱《马赛曲》,铿锵有力的歌声感动每一位听众。这体现了红军长征( )
A.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
C.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具有革命乐观主义
10、在1955年,我们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
A.制衣厂挂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B.苏联帮助我国兴建工业项目
C.国家没收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D.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11、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它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它”是指(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义和团
D.洋枪队
12、“对英国人的司法审判权。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照办。”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虎门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3、“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所称颂的人物是( )
A. 曾国藩 B. 林则徐 C. 刘锦棠 D. 左宗棠
14、对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横批恰当的是( )
A. 义务教育 B. 科教兴国 C. 高等教育 D. 素质教育
15、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
B.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C.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
D.两者都以失败告终
16、我国开始建立近代化海军是在哪一时期(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17、“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每当听到这首《我的祖国》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革命
C. 抗日战争
D. 抗美援朝
18、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称道的大治之年。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盘庚中兴 B.汉武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9、下列历史剧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创立了一套选官制度,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明太祖:“我废掉了丞相,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20、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华国锋、叶剑英
B.邓小平、毛泽东
C.周恩来、贺龙
D.彭德怀、刘伯承
21、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____,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军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
22、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
23、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4、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______。
25、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企图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26、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27、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紫云《亚鲁王》列入______遗产名录,对紫云苗族文化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8、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到____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0、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31、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之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哪个村?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里?1988 年哪里被划为经济特区?如今,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6)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也在不断地深化2001年,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7)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3、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的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他们以什么口号宣扬新文化?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2例)?这场文化运动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歌词出自《爱我中华》
材料二:“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歌词出自《天路》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哪一制度被我党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目前,我国有几个自治区?写出我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2)材料二歌曲中的铁路被藏族人民称为“吉祥的天路”,这是哪条铁路?体现了党在西部实施的哪一战略?
(3)你认为民族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才会更加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发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