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南文昌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邓世昌殉国黄海

    C. 义和团火烧教堂

    D. 圆明园惨遭洗劫

  • 2、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屋里的桌子上摆放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两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西方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4、八国联军侵华,目的是为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 5、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 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哪一著名战役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 7、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此材料反映了红军长征的( )

    A.原因 B.过程 C.条件 D.影响

  • 8、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 9、史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由其父王者诚赠送的“死”字旗,这份史料属于

    A.口述史料

    B.实物史料

    C.文献史料

    D.图像史料

  • 10、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条约,下列各项内容,属于此条约内容的一项是

    A. 赔款2100万元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赔款白银2亿两

    D. 五口通商

  • 11、维新派的维新变法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A.维新派主张推翻清政府

    B.改革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 12、《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 13、利用年代尺学习历史事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图中年代尺③处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使自由民主的观念广泛传播

    B.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民报》

    B. 《新青年》

    C. 《中外纪闻》

    D. 《申报》

  • 15、“窃国大盗要玩他的把戏变身,宋教仁愤而痛斥献出生命,蔡松坡毅然而起誓言铮铮,觉醒的国人再一次抗争。”这里的“窃国大盗变身”指的是(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D.宣统帝被迫退位

  • 16、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起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

    ①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       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17、观察百团大战示意图,从中能获取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

    B.作战地域为东北

    C.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D.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18、《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 19、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正确的是

    A.简单的农民运动 B.为建立人民民主的共和国而发起的农民运动

    C.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 20、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虎门销烟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 22、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3、1860年________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________

     

  • 24、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战役是________

     

  • 2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1)1946年,蒋介石公然违背“____________”,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____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____________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4)1949年1月,________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26、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3)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

  • 28、战略进攻:________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的序幕。

  • 29、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学堂——______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

    ⑶鲁迅的解剖整个民族弱点,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______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______

  • 30、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观察如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填到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开始的地点

    B、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扩大开放的地点

    C、对外开放的代表和窗口城市

  • 32、西安事变发生于何时?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 33、观察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什么历史重大事件?

    (2)此事件发生于什么时间?

    (3)标志着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了。

    材料二:1937年夏,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2020年12月7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签名悼念活动启动,路过的人们纷纷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祈愿。2020年12月13日,中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1)材料一涉及的是哪次侵华事变?该事件发生后,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哪支军队,抵抗日军的侵略?

    (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次侵华事变?此次事变标志着什么?请写出此次事变发生后为保卫北平牺牲的英雄人物两位。

    (3)通过三则材料,请谈谈材料三中的公祭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