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2月13日,中国球员吴易昺获得ATP巡回赛冠军。作为网球运动员,他在球场上沉稳老练,但下了球场,他是邻家大男孩,也是父母的儿子......不同的“他”表明(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具有不同的身份
C.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虽身份不同,但是对社会的作用是相同的
2、在公共场合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宣传标语,比如,公交站台:自觉排队,文明乘车。公园:爱护环境,有序参观。电影院:对号入座,请勿喧哗。这些标语告诉我们( )
A.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要靠规则
B.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是纪律
C.社会秩序明确规则的内容,保障其实现
D.违反规则、扰乱秩序,应受到相应处罚
3、习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这启示我们(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埋头学习不懈怠,因为读书比实践更为重要
③发扬实干精神,做国家建设的劳动者和奉献者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指出,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推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让学生远离违法犯罪,珍惜美好生活
②能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③说明国家全方位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并且产生“1+1>2”的效果。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衍生出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衍生出滴滴打车……材料说明( )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勇于竞争有助于激发个人潜能
6、小东在学习完《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时,绘制了下列图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志愿者很平凡,平凡的面容,平凡的制服;志愿者不平凡,不平凡的内心,不平凡的精神。志愿者是快乐的凡人,人间的天使。青少年要向志愿者学习,服务和奉献社会,我们需要( )
①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有情怀②放弃学习,参加志愿者活动
③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④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有人在网上误导舆论走向,对持不同观点人群大肆攻击;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这启示我们( )
①自媒体是新生事物应积极参与 ②网络自媒体存在社会危害应当回避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 )
①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②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没有行动自由
③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规则
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1、观察漫画《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其寓意是( )
①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②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④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说明关爱他人要( )
A.心怀善意
B.尽己所能
C.讲究策略
D.排忧解难
13、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包工头李某没有按照合同要求及时给工人发工资——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
②孙某为了贪图便宜买了一辆来历不明的汽车——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③李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还拒不赔偿——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④学生杨某捡到钱包,内有一部手机和五百元钱,拒绝交还给失主——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11年1月5日晚,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文化中国——海外华人中华才艺展演”汇报演出在深圳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8名海外华人文化社团的文艺骨干参加了本场演出。上述材料表明( )
A.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为世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B.中国在国际安全方面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C.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D.中国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作出了积极贡献
15、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情境与其遵守的社会秩序内容相符合的有( )
①高铁站内,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交通秩序
②生产车间,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医院内,病人家属在公共通道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
④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有关违法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按照类别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7、11月6日,四川省国家安全机关向社会公布了一起近期破获的“间谍案”。经审理,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王某某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0万元。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下列事件中符合此要求的是( )
A.小红在发放新课本时,把破损的换给与自己有矛盾的小张
B.小王每周都把该换洗的衣服拿回家让妈妈洗
C.小鸣总是把自己不喜欢的零食分享给朋友们
D.平平坚持做家务,分担父母的辛劳
19、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的堂训是:“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堂训的精髓在于( )
A.以礼待人
B.祖传药方
C.诚实守信
D.无私奉献
20、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下列案例与其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案例内容 | 违法行为类别 |
A | 吴某散布疫情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7日 | 民事违法行为 |
B | 仇某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 刑事违法行为 |
C | 某照相馆未经小兰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被判赔偿500元 | 行政违法行为 |
D | 周某以生意经营失败为由,单方面拒绝履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 | 刑事违法行为 |
A.A
B.B
C.C
D.D
21、提起间谍,你是否觉得,那是《碟中谍》《007》等大片里才有的人物,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惊险刺激的打斗,迷雾重重的桥段才是标配。如果这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是危言耸听,间谍可能就在你身边,一个不小心,你就可能被间谍利用,做了祸国殃民之事。据报道,我国不少关于辽宁舰、歼-20的照片和视频都是网友自行拍摄后发布的,这导致了严重的泄密。有网友觉得不就拍个照吗,这样就能泄密,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对此,两个同学各自发表了看法。
甲:拍照发图会泄密,远离网络最安全。
乙:国家安全大于天,你我共同来承担。
22、近年来,网络已成为网民发布各种消息和言论的重要场所。不少网民通过“人肉搜索”等形式,对诸如“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和“复旦投毒案”等事件,在网络发表评论,搜集并公布有关消息,甚至对当事人进行群体围攻和道德审判,使一些腐败、社会不公正等问题得以处理,因此,有人讲公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布各种消息和言论。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3、法律保护公民一切隐私。隐私权是公民可以不公开一切个人信息和私事的权利。
24、【弘扬宪法精神 坚定法治信仰】
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提升中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某校八年级开展了宪法主题教育活动。
【诵读宪法内容】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及部分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①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②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将上述空格补充完整。
【模拟宪法宣誓】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模拟宪法宣誓活动后,同学们交流对宣誓誓词的理解,微微同学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呢?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微微答疑解惑。
【开展主题讲座】
在2021年12月4日"学宪法日"当天,该校邀请了本市检察院的同志开展了"宪法伴我行"主题讲座。
(3)除了以上形式,你还知道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
(4)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25、学会品读
微时代里有很多美好的微小事物,如微爱、微行动等等。在生活中,哪怕一个短短的瞬间、小小的动作,都可以让我们有所收获……以下是乐乐用镜头记录下的微小事物。
(书香盈动)东东和伙伴利用元旦放假在社区开展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
(1)东东和伙伴参与这样的活动意味着付出了什么?又可能获得哪些精神回报?
(德馨如兰)方方散步经过超市门口,看到打扫卫生的阿姨推着板车很吃力,他主动上前帮助。
(2)方方关爱他入的举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3)我们应该如何向方方学习,做一个关爱他人的中学生?
26、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星期一早餐后,小云背起书包去上学,小云爸爸去自己开办的公司上班,小云妈妈去调研流经县城河流的污染问题。这样,开启了他们一家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_________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在上述材料中,小云一家享受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4)我们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27、材料一:2003年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发生“非典”。一部分人以为“非典”就是缺典,开始大量抢购食盐,其它人也一窝蜂地跟从;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损坏核电站并造成巨大的核辐射,有人造谣说海盐已受到重大污染,又开始大量抢购食盐,结果很多人又是一窝蜂地跟从;一窝蜂地进城,一窝蜂地买房,一窝蜂地留学,都在我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
请问: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4分)
(2)这种现象有什么危害?(10分)
(3)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种现象?(13分)
28、具有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同学们围绕该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宁举行。为如期完成本届青奥会的配套场馆建设,一些施工单位昼夜施工,影响了周边市民正常休息。一位市民通过市长信箱,建议施工单位在夜晚不要施工。
材料二:“磨刀老人”吴锦泉,14年如一日,用恒心修车,用爱心行善,用善心感人的举动点头称赞。他表示,将像“胡汉生”一样继续自己的“慈善之梦”。18年来,他总计捐资助学数万多元,资助多个学生。吴锦泉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材料三:南京为迎接青奥会,从去年4月8日起开始百日“城市大扫除”环境专项诊治行动。即用100天时间,把整个南京从里到外,从地面到水面,从立面到空间,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化的环境大扫除。南京市民纷纷响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行动中,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蕴含的道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