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①小明给同学起不雅绰号
②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小丽举手示意老师
③自习课上班长使劲敲击黑板,高声训斥大家
④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小明很乐意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句话中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指(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改革开放新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品典故,明道理。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喂,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耐心地为其指引。 |
下列名言能够概括上述典故主题的是( )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④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4、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成器。”这告诉我们( )
A.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
B.人的责任在于取得成功
C.有成就的人才有责任心
D.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成器”
5、祖国以广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的情感。下列诗句能体现这种情感的有( )
A.寄意寒是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 )
①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②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③学会遵守法律、诚信待人 ④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7、自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以来,“交换徽章”风靡于赛场内外。“能交换徽章吗”迅速拉进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运动员、志愿者、媒体记者等通过交换一枚枚小小徽章,结识新交,留下属于亚运会的别样记忆。这体现出( )
①自强不息②爱岗敬业③尊重他人④文明有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国家博物馆内有一份特殊的藏品——51把钥匙,它们承载着社区严医生与51户患者的暖心承诺。26年来,他累计上门服务5万余次,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钥匙医生”。这说明( )
①信任不能凭空而来,真诚待人才能赢得信任
②以信为本,能够增加社会互信,促进社会和谐
③勇担责任,诚心诚意为民服务,能完善信用体系
④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能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下列四种做法不是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小龙坚持每天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
B.大军周末在家,自主学习,认真打扫自己的房间
C.小华乘坐公交车,主动给老人小孩人让座
D.社区车辆乱放,苗苗主动给小区物业建言献策
10、如果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
A.先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
B.要根据回报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承担责任
C.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要做
D.把它们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予以承担
11、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的身份确定是在( )
A.社会风俗中
B.社会关系中
C.人际关系中
D.家庭关系中
12、2023年6月7日,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对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而言,他们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行动。据悉,今年共有81位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坐上成都雷锋车队“专车”,一路畅通直达考场。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的行为( )
①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
③是全体考生和家长的一致要求④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图反映了张某因违反法律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张某的违法行为是( )
A.贩卖毒品,数额巨大
B.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14、关于刑罚的种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5、用图示表示所学概念的关系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6、“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
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无到有,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架设了众多全球技术难度最高的桥梁……中国近年来创造了许多世界顶尖的超级工程,不仅托举着中国的崛起,而且正积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崭新的名片和友好交流的纽带,把中国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 )
A.我国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自豪
B.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
C.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广大人民用劳动换来的
D.基础设施建设才是重点,经济发展全靠它
18、“送餐小哥:我没那么着急吃饭,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如果超时可提前按已送达,或与我联系。辛苦了,谢谢你……”这张外卖订单引起网友纷纷点赞。网友点赞是因为顾客( )
①能换位思考,体谅送餐小哥
②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③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平等对待他人
④言而有信,承诺的事情一定做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①王某因散播谣言,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行政违法行为
②小强爸爸因违规停车而被交警依法处以50元罚款——民事违法行为
③某影楼因擅用方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而被判赔偿500元——行政违法行为
④刘某利用手机实施电信诈骗,数额巨大,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助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各种方式的线上销售农副产品,既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由此可见(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农业发展完全依靠网络销售
C.网络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D.传统农业将彻底被网络取代
21、 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后,两同学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发表以下看法:
甲同学:规则就是约束人的自由的,能不遵守就不遵守。
乙同学:规则是为人们的自由提供保障的,应自觉遵守。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2、近年来,未成年人低龄化犯罪现象突出。因犯罪类型复杂,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未能得到应有的惩处,使得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青少年年龄小,懂的少,容易头脑发热,一时犯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人认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遵纪守法,犯罪需要严惩。”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在我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在校团委的倡议下,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纷纷走上街头打扫街道卫生,在十字路口交通执勤、巡视街道,学校门口疏导交通,参加公益活动。对此,同学们意见不一: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4、最近某中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关活动,请你参与。
(案例分析)
下表是对小海部分人生轨迹的分析。
人生轨迹 | 行为的性质 | 应受到的处罚 |
七年级时,他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 | 不良行为 | 纪律处分 |
升入高中后,他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散布网络谣言,欺负低年级同学。 | 一般违法行为 | ① |
20岁生日那天,他醉酒驾车将他人撞成重伤。 | ② | ③ |
(1)请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关注社会)
“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2017年8月初,这种供路人按需自取的“硬币箱”出现在多个城市街头。“被信任,不辜负”。面对救急“硬币箱”,有人还留下字条承诺归还,还有人往箱子里投入零钱方便更多人救急。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深入校园)
同学们深入校园调查,发现了校园还存在下面漫画中“校园欺凌”的情况。
(3)如果你自己遭遇漫画中被“欺凌”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25、流行语“正能量”,是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黄贺乐,当过搬运工、油漆工等,省吃俭用,替父亲还清20世纪80年代亏欠的20多万元债务。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纪名扬看到一位八旬老人摔伤后,义无反顾地实施救护,直到老人得到妥善救治,才悄然离开。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40余年来坚持工作在医疗第一线,创造了10万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无一例失败的奇迹。
(1)材料一中的先进人物,传递的正能量分别是什么?请从方框中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填入表格。(每个空格只填一项,只填序号。)
先进人物 | 正能量 | ①诚实守信 ②宽以待人 ③互相尊重 ④爱岗敬业 ⑤乐于助人 ⑥谦虚谨慎 |
黄贺乐 |
| |
纪名扬 |
| |
庄仕华 |
|
材料二 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2)该社区倡导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3)如果你是该社区一员,在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相应地承担哪些责任?(写出两种)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华热衷于上网。他经常利用网络查找自己不会的知识,直到弄懂为止;出外旅游必先通过互联网购买车票、景点门票;还经常和网友交流学习心得……
(1)根据材料概括网络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力。
(2)在网络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青少年该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走近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5日上午闭幕,会期10天半。会议的主要程序是:
3月5日,听取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3月12日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1)运用所学知识为什么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
材料二 宪法明确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句话不仅意味着宪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定位,更代表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求发展、谋幸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最庄严的承诺。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
28、为加速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对加快平武、北川等地灾后恢复重建,帮助沿线羌族、藏族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省委、省政府决定修建绵九高速公路。沿线市民、村民在同政府协商占地、搬迁事宜时,没有提出过高、过分的要求,使绵九高速能够于2016年9月顺利开工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2)材料对如何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给我们哪些启示?
(3)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如何维护公共利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