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宁锦州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jìn   纶(qíng   两可(1èng

    B.辈(háng   jīn   quē   然而止(jiá

    C.听(1íng   浅(   裂(guī   含英华(

    D.动(   劣(zhuō   然(yǎn   挑拨间(jiàn

  • 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炽烈的阳光下,那些矜持的牡丹花也无精打采地低下了高贵的头。

    B.说起风景如画的九寨沟,他更是夸夸其谈,使得在场的人都充满了仰慕之情。

    C.音响发烧友是很吹毛求疵的,小到音箱的摆位,大到房间的装修,都极其讲究。

    D.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

  • 3、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 ,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团团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浮躁  潮汐  挖墙角  名副其实  轻歌慢舞

    B.彗星  辐射  照相机  销声匿迹  纷至沓来

    C.拙劣  争讼  摇控器  风云变幻  五彩斑阑

    D.斡旋  俯瞰  熙熙然  震耳欲聋  人情事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古代先贤的中国梦是“选贤与能,________”的豪迈之情;②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③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怀。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 家信100多封。 _________

    (2)《傅雷家书》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儿子傅聪在 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_________

    (3)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贝多芬为例子。 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去的地球何时最热,何时最冷

    阿西莫夫

    地球上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太好,气候经常变得非常坏,部分地区已绝对无法居住。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差别。水体比陆地有更大的储存热量的能力。当水体和陆地都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时,水体的温度要比陆地表面温度上升得小得多。同样,当天气变冷时,水释放热量,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温度。陆地虽然也释放出同样的热量,但其温度却下降得更低。

    在炎热的天气下,海水比相邻陆地要清凉,而在寒冷天气下,又比相邻陆地温暖。因此,大洋可以对相邻大陆气候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岛屿沿岸地区的“海洋性气候”一般都比较温和。远离海洋的陆地没有能使其气候得到调节的机会。夏季极热,冬季又变得非常冷。这种地区处于“大陆性气候”条件下。

    一般来讲,你也许会以为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那里有6个月的时间得不到阳光。就南极来说,这也许是对的,因为南极位于陆地之上。然而,最低温度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洲内离海洋最远的某个地点。所观测到的最低温度达到-89℃。在北极地区,温度最低处既不在北极也不在其附近地带。北极是北冰洋的中心,那里的海水可调节温度。北部最寒冷的地区是在西伯利亚中部离海洋很远的地方,几乎不在北极圈之内。

     

    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镇在冬季时最低温度可达-70℃,但在盛夏时节,气温又可高达37℃。这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海洋调节的情况下,温差可达107℃(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就是这样的地区,那里夏天极热,冬天又极冷)。

    地球上大陆以前的排列方式与现在不同。地壳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拼贴而成,这些板块的运动把大陆向各个方向运移。每隔相当长的时期,大陆就会被推挤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大陆,称为“泛大陆”,(Pangaea,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地球的一切”)。最后一次大陆汇聚发生在大约2.55亿年前,当时早期的爬行动物(即恐龙和人类的祖先)已开始发展。

    想象一下泛大陆吧!所有大陆拼在一起,它是亚洲的3倍。泛大陆的中心部位也许比现在大陆的中心离海洋的距离要再远2000英里。

    如果泛大陆的中心部位向北或向南足够远的话,那么那里的隆冬季节要比今天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要冷,夏天又要比今天任何地方都要热。

    参加应用研究合作计划的一些科学家在托马斯·克劳利(ThomasCrowley)领导下,利用计算机建立起了一个泛大陆气候模型,并于1989年春季报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正像所估计的那样,泛大陆内部的气候十分恶劣。夏季温度一般可达到46℃,甚至更高,而冬季总是在0℃以下。泛大陆内部有许多地区的气候与西伯利亚和加拿大中北部地区的气候一样恶劣,甚至更坏。如果把这些地区圈绘出来,那么就可以看到它的面积至少是目前具有这种恶劣气候地区的8倍。泛大陆内部的一些地方也许经历了最高温度,它们所处的位置与现在的巴西和西非地区相当。夏季和冬季温差最大的地区是在现在的南部非洲。

    这些地区化石极少。泛大陆中部的气候也许太恶劣了,以至于生命无法在那里生存。泛大陆中部离海洋太远,所以无论什么风都不能使雨水抵达那里,从而形成一种炎热干旱的天气,生物难以生存。幸运的是泛大陆破裂了(它迟早总要这样)。泛大陆碎片上的气候都要比泛大陆时的气候温和。靠近大陆的海洋外缘中总是充满了生命。大陆块越多,海滨也比单独一个大陆时要漫长。因此只要我们不去破坏环境,我们就会生活得非常舒适。

    (选自《新疆城》,有删改

    链接一

    含有大量水分和水蒸气的森林等植被对气温也具有稳定作用,茂密的植被不仅能把太阳能吸收储备在有机质中,植被还吸收许多水分,茂密的森林相当于陆地的水库,森林树冠可以截留20%左右的雨水,另有7%左右的雨水被树干、树干上的苔藓和林下的枯枝落叶层所吸收。林地土壤有较强的蓄水能力,渗入土壤的雨水有5%~80%被储存起来。

    (选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学术界研究认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氫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2000年到2012年,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就从5389百万吨增长到16572百万吨。另一方面,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被征用建成城市和工厂,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加之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选自网络,有删改)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的一项是()

    A.水体和陆地吸收或者释放同样多的热量时,水体的温度变化比陆地表面温度变化要小。

    B.南极一年有6个月的时间得不到阳光,且位于陆地之上,故它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C.泛大陆的隆冬季节要比今天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要冷,夏天又要比今天任何地方都要热。

    D.泛大陆内部夏季和冬季温差大,气候十分恶劣,这跟我们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关系。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用泛大陆气候模型的研究成果这一材料是为了证明人类必须保护好环境这一观点。

    B.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层层推进,既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便于理解。

    C.链接一以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茂密的森林因含有大量水分,可以起到稳定气温的作用。

    D.链接二用中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事例,说明近些年二氧化碳排放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最后一次大陆汇聚发生在大约255亿年前,当时早期的爬行动物已开始发展。

    4作者认为过去的地球在什么时候最热呢?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点作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命题作文:一次愉快的旅行

    要求:(1)字迹工整,卷面洁净;(2)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