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南省濮阳市初二上学期一检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2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 50分)
  • 1、小明同学对数据15,28,36,4□,43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被黑水涂污看不到了,则统计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 )

    A.平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极差

  • 2、为了解我区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教育局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身高是这个问题的(       

    A.总体

    B.个体

    C.样本

    D.样本容量

  • 3、27735554463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277   B. 355   C. 544   D. 633

     

  • 4、若式有意义,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

  • 5、以下四组代数式作为的三边:①n为正整数);②n为正整数);③n为正整数);④mn为正整数).其中能使为直角三角形的有(  )

    A.0组

    B.1组

    C.2组

    D.3组

  • 6、n是实数,且n0,则一次函数y=﹣nx+n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 一、二、三 B. 一、三、四 C. 一、二、四 D. 二、三、四

  • 7、下列所给条件中,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B. 一个锐角与斜边对应相等

    C. 两锐角对应相等 D. 一锐角和一边对应相等

  • 8、五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2、3、4、5,以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则可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9、如图,在中,,若M的中点,则的面积是(       

    A.4

    B.

    C.

    D.3

  • 10、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 已知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ab=6,则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A.5

    B.

    C.4

    D.3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11、如图,在RtABC中,∠B=90°,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与ACBC分别交于点D,点E,连结AE,当AC=13,AB=5时,则△ABE的周长是__________

  • 12、如图,则∠A+B+C+D+E+F的度数为__

  • 13、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 14、如图,矩形纸片cm,cm,为边上一点.将沿所在的直线折叠,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处,过点,垂足为点,取的中点,连接,则_____________ cm.

  • 1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的三边上,向外做三个正方形,其中两个的面积为S3=110,S2=60,则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BC__________

     

  • 16、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 17、请将、2、这三个数用“<”连接起来________

  • 18、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某射箭运动员在富阳射击射箭馆进行训练,他连续射靶次,所得环数分别是:,则这运动员所得环数的平均数为______

  • 19、已知点A(x,1)与点B(2,y)关于y轴对称,则(x+y)2013的值为_______

     

  • 2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1、解方程:

  • 22、如图,延长的边到点F,使得,连接,若,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 23、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以O为原点,1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

    (2)将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请画出

  • 24、已知:如图1,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和点

    (1)求点和点的坐标(用含的式子表示);

    (2)如图2,点的坐标为,点是第一象限内函数的图象上的动点,且在点的右侧,直线分别与轴相交于点

    ①判定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点在运动的过程中,的度数和是否变化?如果变化,说明理由;如果不变,求出的度数和.

  • 25、计算:

    1  

    2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25
题数 25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