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麓(lù) 脑畔(pàn) 羁(jī)绊 大彻(cè)大悟
B. 嘱(zhǔ)咐 雾靄(ǎi) 翩(piān)然 挑拨(bō)离间
C. 萦(yíng)绕 寒噤(jīn) 追溯(suò) 戛(jiá)然而止
D. 斡(wò)旋 推搡(rǎng) 狩(shuò)猎 强(qiáng)词夺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糜子(méi) 霓裳羽衣(cháng)
B.寒噤(jìng) 龟裂(jūn) 强词夺理(qiǎng)
C.缄默(jiān) 羁绊(jī) 戛然而止(jiá)
D.器皿(mǐn) 萦绕(yíng) 怒不可遏(è)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B.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
C. 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D.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林外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女性形象,如善于诗书、注重名节、有着反抗精神的沈琼枝,才学出众、德行温良、有着八股情节的鲁小姐,淳朴善良、乐观向上、有着特殊家庭背景的达雅,爱憎分明、热爱信仰、有着顽强革命意志的丽达。
B.“经史子集”是我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如《礼记》;史,指各种体例的史学著作,如《史记》;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庄子》;集,指诗、文、词、赋等著作,如《诗经》。
C.称柳宗元为“柳子厚”、陶渊明为“靖节先生”、杜甫为“杜工部”、韩愈为“韩昌黎”,分别是以字、号、官职、籍贯来称呼其人的。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志学”,分别指七八岁、十五岁;“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指六十岁、七十岁。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gēng):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按要求默写相关古诗文名句。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3)呜呼!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2)你是怎样阅读名著的?有什么收获?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房四宝”与中国传统文化
陈云琴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因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作为书写工具,“文房四宝”是文人雅士千金不换的珍宝。(A)在文人雅士的笔耕风雨生涯中,它们与主人共担忧苦,同享欢乐,演绎出文化剧目中无数的悲喜剧。文人雅士则从它们身上感受到了大自然无限的妙趣,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悠远以及自己的责任,并以它们为师友。
以位于“文房四宝”之首的“笔”来说,它一出现,就同古人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以意想不到的作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走来,至今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人的心目中,它不只是一支伸手即来、挥之即去的“毛锥子”,还是具有某种意蕴、值得依恋的伴侣,或者说,它本身就代表着文明,是文化人及其形象、事业的化身。“尖、齐、圆、健”为毛笔之“四德”,可以用来描述文人雅士的心怀:“尖”,敏锐的文心;“齐”,平易的眼界;“圆”,兼收并蓄的气度;“健”,自强不息的精神。毛笔是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进入文人生涯的。文人把自己的生涯称作“笔耕”,既体现出文人同书写工具的关系,又表明了文人生涯的艰辛。
“墨”一般被看作文才的象征。“胸中有墨”便是有文才,而这正是文人起码的素质。《清暑笔谈》说:“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然恐蕴酿宿陈,出之无光泽耳。”有文才是用笔的前提,文人如果没有文才是要遭人耻笑或嘲弄的。宋人嗜墨成癖,从文人到民众莫不皆然,竟蔚然成风。嗜墨家的奇谈怪论、奇闻逸事不胜枚举,是宋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据《王氏谈录》记:王洙生性爱墨,手中一天到晚拿着墨锭把玩,他的桌上、书案上、卧榻上到处摆着墨丸,经常用柔软织物擦拭墨锭,使墨又光又亮,甚至用衣袖、衣襟擦拭。有一次,王洙因怕打断作文思路而没有理睬卖廷珪墨的人,事后却因此叹恨终生。
“纸”因其坚紧、柔韧、光洁、韵墨而具有使用价值,以古朴、馨香、美艳而具有观赏或收藏价值。文人的生活同纸紧密相连,映入文人眼帘的首先是纸的文化价值以及文人自身的生活情态或命运之慨。文人与纸,就像农民与土地。穷困的文人往往因为缺纸,不惜出卖劳力以换取日常用纸。战国时苏秦和张仪两人就以替人做工的方式取得纸笔等学习用品。三国的阚泽、晋代的葛洪也以替人打工的方式获取学习用品。文人的这种做法表现了他们自我塑造的决心和毅力,为后世敬慕颂扬。
“文房四宝”供人使用,纸不过以日计,笔不过以月计,墨不过以年计,只有砚才可以随人终生。明代陈继儒《泥古录》云:(B)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故镜须秦汉,砚必唐宋。”没有明镜的梳妆台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佳砚的古代书斋自然不可思议。文人看见砚,最先联想到的是砚对文化的巨大贡献;文人歌咏砚的功绩如同歌咏自己的劳动成果,如同农人歌咏收获。苏东坡一生为砚作铭甚多,其铭意味深长,多能反映出正直文人的情趣和怀抱,见识卓越,为常人所不及。他写给儿子苏迈的砚铭说:“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途,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东坡在这段砚铭中讲述了要以文化的观点对待人生:追求真理,永不满足;对仕途,头脑清醒;对财富,好施予;对生命,思怜悯。具有深厚的人情味和文化内涵,这就是东坡的品格。
文人士大夫赋予了“文房四宝”深沉含蓄的魅力,“文房四宝”则成就了文人士大夫温文儒雅挥洒激扬的风姿。“文房四宝”同文人士大夫水乳交融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无与伦比的意蕴。
(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房四宝”分别具有怎样的传统文化内涵?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文房四宝 | 传统文化内涵 |
笔 | (1) |
墨 | (2) |
纸 | (3) |
砚 | (4) |
【2】总体来看,“文房四宝”共同具有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3】文章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4】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从文中画横线部分任选一处作具体分析。
9、请以“我和名著有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