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
B.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C.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2、下列加点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自恃经验丰富,目空一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B.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C. 职业介绍所刚开业,应聘的人员便接踵而来。
D. 张老师讲题天衣无缝,很受同学们欢迎。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甲胄(zhòu) 蹒跚(pán) 杳无消息(yǎo)
B.踌躇(chóu) 鲜腴(yú) 嶙峋(lín) 惟妙惟肖(xiào)
C.绢本(juān) 镂空(lòu) 黏土(nián) 春寒料峭(qiào)
D.秀颀(qí) 黄焖鸡(mèn)畎亩(quǎn) 藏污纳垢(gòu)
4、下列对《黄鹤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仿佛能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
B.颔联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诗人似在极目远望,找寻黄鹤的踪影,两个“空”字,将作者兴奋之情表露出来。
C.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
D.尾联以抒情作结。由景生情,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5、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任选一种简要评析。
6、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淮南秋雨夜, 。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翅湿沾微雨, 。 ④ ,草色入帘青。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⑥ ,小桥流水人家。
⑦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⑧ ,无案牍之劳形。
⑨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⑩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弄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要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关于毛泽东,我可以单独写三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著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1)选段出自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曾易名为《___________》。
(2)选文提到了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实施的对农民具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不包括( )
A.重新分配土地
B.取消高利贷
C.取消苛捐杂税
D.消灭资产阶级
8、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四川三星堆考古新成果的发布,让神秘的古蜀遗址备受瞩目。
3号坑出土了127根象牙、100多件青铜器,尤为引人注目。顶尊跪坐人像是3号坑出土的重要文物。三星堆2号坑曾出土过类似形象的青铜物件,只有15厘米左右,而这件青铜器有1.15米高。人像头顶的铜尊接近长江流域铜尊的造型,而肩部的4条龙形附件则是三星堆特有的纹饰,其中2条龙与1号青铜神树上装饰的龙很相似。这是古蜀人在借鉴中原地区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改造,体现了古蜀国独树一帜的文化面貌。
登上网络热搜的全面具残件出自5号坑。它的含金量为85%左右,外形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完整黄金面具相似。根据目前所见的半张面具推测,这件黄金面具完整的重量超过500克,是已发现的同时期最大的黄金面具。
在6号坑发现了一具神秘的“木匣”,长约1.7米,宽约0.4米,内外均涂抹朱砂。这种木器在成都平原的考古中非常罕见,其内部未发现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有可能曾经存放的是丝织品或酒、肉等易腐化、易挥发的物品。
(摘编自2021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三星堆考古发掘不仅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知。这次出土的文物和以往的经历表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玉琮、陶蚕等,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有很多相似性,确切地说是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影响。例如,三星堆文化中具有良渚文化玉琮风格的因素,显示了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影响。我们常说,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原以外的地区与华夏文明无关。随着三星堆遗址、良渚遗址等多地考古成果的推进,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也被更多地展露出来。这也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例证。
(摘编自2021年3月21日“新华网”)
(材料三)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重要文物,媒体在报道出土的重要文物中提到“青铜神树”。书迷们认为南派三叔在之前写的《盗墓笔记:秦岭神树》中已经预言到了“青铜神树”的存在,将南派三叔推上热搜。随后,央视新闻主持人在相关直播中,现场连线盗墓题材小说作者南派三叔,引起各方强烈争议,将“盗墓不等于考古”的话题顶上微博热搜。
图1“央视报道三星堆直播连线南派三叔”舆情信息量趋势图
图2网友对“央视报道三星堆直播连线南派三叔”事件观点统计图
(摘编自《舆情关注:央视报道三星堆直播连线南派三叔引争议》)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网络热搜的金面具残件出自三星堆5号坑,重量超过500克,是已发现的同时期最大的黄金面具。
B.在6号坑发现的神秘“木匣”,其内部未发现文物,这种木器在成都平原的考古中非常罕见。
C.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玉琮、陶蚕等,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有很多相似性,是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影响。
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中原以外的古蜀文明、长江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也有重要贡献。
【2】材料一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根据材料三的图1和图2,分别写出一条有意义的结论。
【4】在“盗墓不等于考古”的微博话题下,不少网友发表了留言。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下面网友的留言进行评论。(要求:有观点有理由,不少于80字)
@阴阳自然:考古和盗墓行为是完全一样的,没经过墓主人同意就开棺挖掘的都是盗墓,包括考古。
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请以“ 的二三事”为题作文。
⑵种下太阳,我就收获温暖;种下鲜花,我就收获馨香;种下爱心,我就收获幸福。请以“种下”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⑴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⑵的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写成记叙文。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