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北仙桃2025届初三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D.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

  • 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狼(jí)          临(pīn)        惟妙惟(xiào)        藏污纳垢

    B.婆(sō)        (xiè)        无动于(zhōng)       和颜悦色

    C.俯(kàn)       隙(xià)        恹欲睡(yān)          杳无消息

    D.鲜(yú)        (zā)          叠嶂(luán)        络峄不绝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冽(lǐng) 要(sài)   轻(yínɡ) 锐不可(dǎng)

    B. 发(bān)   裁(zhòng)   行(lǚ) 屏息声(liǎn)

    C. 然(qiāo) 首(qiáo) 藻(xìng) 摧枯拉(xiǔ)

    D. 波(lín) 刻(juān) 沿(shù)   一丝不(gǒu)

     

  •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以及解释词义均对应无误的是(     

    A.招摇(chuàng)骗:假借名义,到处诈骗。震(hàn):心里受到强烈冲击。

    B.不修边(fú):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偏(bì):远离集中居住地的地区。

    C.穿(chuān)流不息:穿插流动连续不断。宽(wèi):宽解欣慰。

    D.纷至( tà)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磅(bó):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①倩:请人代自己做。②扬州:当时为南宋杭击金兵的前线。

    (1)词中一个“__________”字,概括了国土沦丧的现实;“簪缨”一词运用借代手法,代指_________________。

    (2)“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借物抒情,读来催人泪下,请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此地一为别,_______。(李白《送友人》)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爱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令人感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高呼“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自己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卖炭翁》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感慨卖炭老人所得甚少,付出与价值不对等,含蓄传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题文)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光”为线索,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D.《长征》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长征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居住在草地里的A,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它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A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它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

    上文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划线处的A是指___________(填昆虫名)。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B,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上文语段节选自《______________》,文中的B __________(人名)。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剃头匠老梅

    剃头匠老梅在我的印象里总是那样清瘦,肩上的挑子一头热一头凉。热的一头是一个炉子,炉子上放着一把铁壶。老梅挑起挑子上路的时候,炉下的风门是关着的。挑子的另一头是一张长凳,长凳的面只有一尺半长,半尺宽,凳下的四条脚张得很开,空间里做成上下三层小抽屉。抽屉里放的都是剃头的工具:推子、膏、推子用的油壶、刮脸用的刀子等。凳子的一头还挂着一条黑色的油光油光的鐾刀布。一个男人在凳子上坐下来,老梅伸手把炉子上的风门打开,一会儿蓝莹莹的火苗就起来了。等把那人的头剃光了,老梅就从热水里捞出一条毛巾来,焐在那人的脸上,然后拿起刀子在凳子边上蹲下来,伸手拉起鐾刀布,嚓嚓几下,刀刃就变得飞快。刀子走在那人的面颊上,胡茬子就嚓嚓地响,声音就像菜农蹲在菜园子里割韭菜似的。

    老梅解放前当过国民党的兵,但是从来没有扛过枪,他身上背的是一副剃头用的家伙儿,平时给兄弟们剃头,更多的时候是跟着团长。团长长着一副又粗又硬的连面胡子,三天不刮就像野草一样长起来。老梅不但头剃得好,手下的小活也做得干净,掏耳屎,打泪腺,松筋骨,一会儿团长就在他的手下睡着了。有了这段经历,“文革”的时候,他就成了四类分子,天天要去受批斗。有一回批判他,他要求先去厕所。队长袁鳖说,管天管地,管不住拉屎放屁,去吧。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的人影。袁鳖等急了,就到厕所里去找他,一看,他一个人在粪坑边弯着腰低着头站着。袁鳖说,老梅,你装啥熊?老梅说,我先练习练习。袁鳖说,好呀,上台吧。老梅就挑着剃头挑子下了地,社员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先挨批斗后剃头。袁鳖指着剃头挑子说,老梅,这剃头挑子你算是哪一头?老梅指着有火的那一头说,那一头。袁鳖说,放屁,你想冻死我们贫下中农?老梅说,那我是这一头。袁鳖说,放屁,你坐着,让我们站着,你想累死我们贫下中农?老梅左右不是,最后只好说,那我是扁担。斗完了,袁鳖往凳子上一坐,说,来,给我刮脸。可是一用刀子,老梅的手就颤抖,一不小心就把袁鳖的脸割破了。袁鳖很生气,说,你想害死我们无产阶级呀?袁鳖一恼就罚他去菜园子里推水车。

    老梅跟着被蒙了双眼的黄牛不停地围着水车转。他突然觉得水车的结构十分复杂,齿轮式的圆盘是怎么正好咬着一节又一节的水车链子的呢?链子上卡着红色的或黑色的橡胶皮碗儿丝丝地滑过系到水井下的水筒子,就有清凉的井水流出来,流着流着就听“嘣”的一声响。红色的皮碗就出来了,接着还有水流出来,随后又是“嘣”的一声响。只要那头黄色的老牛不停下来,老梅就得跟着那水车不停地转,井水就无穷无尽地流出来。怎么会这样呢?老梅想不通,可是老梅的手一摸着水车上的木棍就颤抖。老梅想,完了,我这剃头的手艺算完了,我这手怎么一摸东西就抖呢?老梅感到恐惧,惶恐不安,没人的时候他就从菜地里摘了一个葫芦,拿起一根木棍当剃刀,那个头一样的葫芦一放到他的面前,他的手就抖。老梅那天回到家里哭了,哭得很伤心。老梅的老爹拄着拐杖来到他的身边,用拐杖敲着他说,没出息,哭个啥?老梅说,爹,你教我的手艺完了。说,咋完了?老梅说,我的手拿不住刀子,一拿刀子就发抖。他爹不再说什么,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布包扔在他的面前。他爹说,拾起来。老梅把布包拾起来,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把油亮油亮的剃头刀子。他爹往他身边的凳子上一坐,说,这是你爷爷留给我的,来,在我头上试试。可是老梅拿刀子的手总是颤抖,他看着他爹,不敢动手。他爹就生气了,说,还站着干啥?老梅说,爹,我这手……他爹说,别摆理,刮!老梅只好走到他爹的身边,伸出手中的刀子。可是两刀子还没刮下来,他就把他爹的头皮割了一道口子,血就立刻流出来。老梅看着他爹说,口子。他爹瞪他一眼说,瞎当了几年兵,刮!那天把他爹的头剃下来,老梅一共在他爹的头上留下了二十一道口子,他爹的头上伤痕累累,在老梅的眼睛里,他爹的头一片血光。可是说来也奇怪,等把他爹的头剃好了,老梅的手也不抖了。

    多年以后,老梅在我们镇子东街上开了一间理发店,他仍用老式的理发推子,可是那种推子越来越不好买了。老梅不会用电推子,因而年轻人从来不到他那里去剃头,到老梅店里去的大多是一些剃光头的老人,再有就是那些长了连面胡子的人。袁鳖也常常到老梅的铺子里去剃头,他们常常一边剃头一边闲唠。有一天袁鳖突然问老梅说:“哎,你那剃头挑子还放着吗?”老梅说:“没有,十多年前就废了。”于是两人就生出许多感慨来。那些往事现在讲起来,就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1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开头段的作用。

    2文中写了老梅给他爹剃头的事,老梅给他爹剃完头后,手为什么不抖了?

    3文末写老梅和元鳖在一起感慨过去的事,请你发挥想象,写几句他俩之间的对话。(50字左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作文。

    现象的背后有真相,事物的背后是规律;成功的背后可能是汗水,荣誉的背后也许是眼泪;恨的背后难道就不可能是深爱?严的背后又何尝不可以是包容!……多一种观察的角度多一道风景,多一个思考的角度多一份深刻。

    请以“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