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北仙桃2025届初三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

    B.白居易是唐代中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学古文、反对骈文。在《新乐府序》中宣称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C.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的一首。

    D.《虽有嘉肴》出自《礼记学记》,《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年夜饭摆上桌,妈妈做的糖醋里脊色香味俱全,真的是油光可鉴

    B.2月10日腊月二十九,合肥城隍庙里,游客们摩肩接踵,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C.要理清乡村振兴推进的思路,要因地制宜,避免为了完成任务而瞎打枪、乱放炮。

    D.一个气质高雅的人说话必定是懂得抑扬顿挫的,既可以掷地有声,也可以轻言细语。

  • 3、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抵押) (筷子乎众矣 (应当)

    B. (清水) (害怕) 便向路(沿,顺着)

    C. 鸿儒(大) 戚(盾牌) 无人问唾液)

    D. 绥靖(安抚,平定)   (感叹) 触目伤怀 ()

  •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的跑位飘忽,踢球从不拖泥带水,基本上是一脚击溃对手。

    B. 以“考试”为话题作文,如果能从“人生的考试”高度立意,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鹤立鸡群

    C. 老师立在讲台前,用他特有的威严的眼光扫视着我们,一幅正襟危坐地样子,吓得我们一个个战战兢兢。

    D. 这些话虽然句句切中要害,可惜,话里话外分明洋溢着盛气凌人、唯我独尊的味道。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踪迹,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春燕莺争暖、生机勃勃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者暗于成事  

    ;人不学,不成行。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一联,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桃花源记》中通过描写老人和孩子的幸福生活来反映安乐祥和的社会景象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筝

    王安忆

    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手中的风筝。

    ②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③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

    ④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1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1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1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只能跳脚了。

    ⑤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⑥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身无所长,半路出家学的大提琴终不成器。妈妈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之后,我闲来无事,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⑦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让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最终的结果,还是心服口服地按照她的意见做了。

    ⑧然后,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一头栽了下来,不过,风筝自己也无须有什么怨言了。

    ⑨长大以后,说话行事,人家总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满,总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对于我们,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或许也对。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和你姐姐一点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每周上3次英语课。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做着搏斗,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倒是这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写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

    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有删改)

    【1】根据全文内容,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成长过程

    妈妈的行为

    女儿的感受

    小时候

    临考时,妈妈辅导“我”换算

    无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后来

    二十岁时,妈妈鼓励“我”写散文

    出乎意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气、佩服

    “我”在讲习所时,妈妈写信来表示撤销意见

    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④段、第⑦段的加点词语“跳脚”反映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成为作家的缘由。

    【4】第⑩段结尾句“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应怎样理解?你对此有何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眼神,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眼神里有关爱,有鼓舞,有期盼,有希望……记忆深处,总有一些人的眼神,让你有所触动,难以忘怀。

    请以“你的眼神让我________”为题,叙写生活,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1)内容切忌笼统、空泛;(2)要有真情实感(3)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