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
①黄继光 ②雷锋 ③王进喜 ④邱少云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的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中共一大的召开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A.贾平凹
B.莫言
C.朱自清
D.路遥
4、“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在军事上四渡赤水使红军由战略被动转为战略主动,其意义是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B.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剿计划
5、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开端的是(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中共十五大召开
6、《共产党宣言》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7、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中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8、“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这“一巴掌”的结果是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9、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为了现实。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 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 结束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0、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位人物,有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些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他们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袁世凯 D. 李鸿章
11、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中国近代兴办洋务,创办海军企业,为自强而不懈努力,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1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
A. 内河航运权 B. 领土完整主权 C. 关税自主权 D. 沿海疆域主权
13、护国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大总统
C.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
A. 100多万平方千米 B. 130多万平方千米
C. 150多万平方千米 D. 180多万平方千米
17、法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马神甫事件”
B.“亚罗号事件”
C.黄巾起义
D.虎门销烟
18、下面是中国民主制度发展进程简表,分析该表可知( )
A.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
B.只有颁布法律才能保障民主
C.历史发展只有靠人民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早已确立
19、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
A.太平天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黄巾军起义 D.绿林赤眉起义
20、在“实业救国”热潮中,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
A. 陈启沅 B. 张謇 C. 方举赞 D. 朱其昂
21、请将下列中国“第一”的历史事件填写完整。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近代第一个赔款最多的条约:
22、写出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与中央政府谈判的西藏代表——
(2)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党的好干部是——
(4)文革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5)上甘岭战役牺牲的战斗英雄——
23、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________;为____________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__》。
25、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________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的诞生。
26、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1978年12月,中共____(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7、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写出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的目的地的名称;
(2)在答题卷相应的答题线上写出图例的含义。
28、列举与下列“第一”有关的城市。
(1)横跨长江第一桥——_______________
(2)第一汽车制造厂——_______________
(3)第一机床厂——________________
29、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是_____________。
30、(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①________》,割占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中日签订了《②________》,割占台湾等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③________》,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④________
(5)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⑤________
3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
——江泽民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当前有哪些因素威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32、想一想: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该纲领后又被解释为三民主义学说。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33、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的传播不外乎以三种方式为主:创办刊物、成立团体与政党、领导武装起义。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1)当时在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举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一部。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哪个?它虽建立在海外,但领导了哪次起以后名声大振?
(马克思主义)
(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爱国运动是哪一事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34、实现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材料二 ……稍长一点的读者应该记得,很多问题在这之前公开谈论并不方便。……幸好1978年严冬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我也随之获得了生存的尊严。
——余秋雨《山居笔记》
材料三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材料四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4月10日博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1)我党汲取了材料一所反映情况的教训,采取了怎样的决策?
(2)材料二中提到的“会议”指的是我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此次会议为什么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特区的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