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2、1866年—1873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为32.2%,美国为5%,德国为3.8%。此时期促使日本工业生产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获利丰厚
B.进行明治维新改革
C.幕府统治政策有利
D.封建割据彻底结束
3、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应是( )
A. 宋庆龄 B. 共产党 C. 毛泽东 D. 王若飞
4、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 瑞金 B. 太原 C. 西柏坡 D. 延安
5、2016年“圣诞节”即将来临,与“圣诞节”的由来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6、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反映了( )
A.经济体制的变化
B.民族关系的融洽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法治建设的加快
7、维新运动期间,维新人士创办《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翻译西方著作,创办京师大学堂,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表明维新运动
A.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B.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不可能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D.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思想
8、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下表各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D.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9、1999年12月20日,澳门最终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回归的历史意义是( )
A.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B.促进民族融合
C.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促进两岸交往
10、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共八大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我国形成了点—线—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
11、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推出“忆红军,寻红旅”系列节目。红军长征的经过地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泸定桥 ②松潘草地 ③遵义 ④夹金山(雪山) ⑤赤水河 ⑥吴起镇
A.②③①⑤④⑥
B.⑥②①③⑤④
C.④②①③⑥⑤
D.③⑤①④②⑥
12、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为什么还要侵略中国( )
A.中国人好欺负
B.道光帝下令禁烟
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13、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骤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有关该条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沙俄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4、下图这则日记的作者是
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黄继光
15、某同学的听课笔记写有“领主”“佃户”“法庭审判”等关键词,由此可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城市自由
B.大学的兴起
C.西欧庄园
D.教权与王权
16、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出时代的最强音。以下艺术作品中,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经典之作的是( )
A.《阿Q正传》
B.《子夜》
C.《毕业歌》
D.《田横五百士》
17、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属于正面战场抗战的有( )
①百团大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长沙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以下观点可以佐证的是( )
A.中国主权被列强所侵犯
B.中国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C.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外国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
19、1960年,毛泽东在确定年度经济计划时指出,“1958年、1959年我们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规格,要把品种、质量放在第一位,数量放在第二位”。为此中共中央( )
A.深化“大跃进”
B.提出“八字方针”
C.建立了市场经济
D.发动了“文革”
2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所反映的军事行动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新文化运动中,______(人物)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2、宣传维新变法,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________;1872年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3、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24、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年4月,陈毅与_______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年11月,陈毅参与了_______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25、 成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78年安徽 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6、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7、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的道路。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8、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__________。
2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____》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名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点
B.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的地点
3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列举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
32、试分析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33、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人不断为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进行艰辛的抗争与探索,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烈的篇章。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哪些抗争?
(2)面对中国的落后,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请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资产阶级进行制度创新,请写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1915 年,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救中国进行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一位代表人物。
(4)从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4、“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义》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阶级的主张?针对这种思想,这个阶级开展了什么运动?
(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两位代表人物是谁?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4)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