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能支持这一以观点的史实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学习军事技术
C.废除八股文章
D.实行君主立宪
3、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赶走了外来侵略者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形成
4、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了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5、“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指的是
A.《清帝退位诏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大总统誓词》
6、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所属政党构成状况。这说明了( )
A.开国大典的意义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与下图相符合的信息是:( )
①创办人是陈独秀
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
③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首先将“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的地区是(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深圳
9、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10、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
A.在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B.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C.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D.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11、“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统一政府之建设无希望……”这段材料最有可能与哪一战争直接相关( )
A.甲午战争
B.护国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北伐战争
12、日本学者伊豆公夫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14年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决定性作用。”这场“民族解放斗争”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13、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双百”是指
A.“百花齐放”“百业并举”
B.“百花齐放”“百艺并兴”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百文共赏”“百家争鸣”
14、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前提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确立实施战略转移军事方针
B.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意在通过军事手段实现逼蒋抗日
D.认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15、“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此话出自(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徐骧 D.左宗棠
16、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7、下列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几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对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人民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9、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21、(题文)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
22、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 )
23、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4、民国元年是公元_______年。
25、下图中乔冠华“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27、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8、“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诗句中的“新军”的全称应是( )
29、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多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______规模最大。
30、由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臣________成功收复了新疆。
31、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和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最终如何破裂?
32、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结合所学,探究下列问题:
(1)文中的“道路”指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我国通过什么措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建立于哪一年?由于缺乏经验,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哪些急躁冒进的错误?
(2)哪一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3)中共十九大决定将哪一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什么?分该举措的作用是什么?
(5)作为青少年的你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
33、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探索教国救民之路.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和艰辛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爱国将领]
(1)战死在虎门炮台的广东水师提督是谁?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谁?
[农民领袖]
(2)是谁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这一事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维新志士]
(3)探索教国之路,甘为变法流血牺牲,史称“戊成六君子”的都有谁?(写出一位)
[精神引领]
(4)上述人物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4、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因抗战从危亡中崛起,从危亡中复兴,其中的历史情怀和历史记忆,可以说覆盖了整个20世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不是“重新发现历史”,而是“重新书写历史”。提法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史观的改变,而这改变发生的进程是“民间倡议一官方回应”,有学者多年前就发出过相关呼吁。
——2017—01—11新京报《“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
材料二: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1935年)
材料三: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时间。
(2)材料二中的“亡国灭种大祸”指当时面临的哪一问题?对此我党提出的政治主张和领导北平学生进行爱国斗争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是关于哪一抗战史实的报道。该战斗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分别列举一个抗战相持阶段两大战场振奋人心的著名战例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