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疏密不均
B.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C.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D.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
2、长白山脉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地东南方的两条界河包括( )
A.松花江、图们江
B.图们江、鸭绿江
C.松花江、黑龙江
D.鸭绿江、黑龙江
3、在中国的民间习俗中,人们习惯从冬至(12月22日前后)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七九河开”所指的该区域自然地理现象是( )
A.河冰解冻
B.河流溃堤
C.河水暴涨
D.河流结冰
【2】从“九九歌”中描述的现象可知,该区域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
【3】下列四个地区的特征与“九九歌”描述相符合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近几年有这样一句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国幅员辽阔,即使信步穿越,亦能感受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穿越之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人口越来越稀疏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递减
C.自北向南,气温越来越高
D.自南向北,地势逐渐低平
【2】如果你想过一个最温暖的春节,最好去下列哪个城市( )
A.哈尔滨
B.昆明
C.海口
D.武汉
5、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是( )
A.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 B.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 丰富的人力资源 D. 自然资源丰富
6、人们出行或运送货物,要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路途的远近和具体的要求,来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仅从运输成本考虑,下列运输方式中价格最低的是( )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2】米脂小米享誉全省,2吨小米由米脂农户家运往榆林市场,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3】西安的小明同学计划乘坐火车前往兰州,沿途经过的铁路线是( )
A.宝成线
B.京沪线
C.陇海线
D.京广线
7、我国疆域最西端是( )
A.帕米尔高原 B.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C.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 D.曾母暗沙
8、读下面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问题
图中四类气候中,分布在热带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多西部少,大致的分界线是( )
A. 黑河--昆明
B. 漠河--腾冲
C. 黑河--腾冲
D. 漠河--昆明
10、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台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 台湾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约占总面积的2/3
C. 台北既是省会又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D. 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1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干旱 B.地震
C.雾霾 D.泥石流
12、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应是( )
A.壮族 B.汉族 C.藏族 D.傣族
13、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A.水稻 B.小麦 C.高粱 D.玉米
14、读漫画,回答:该图所揭示的问题是( )
A.乱砍滥伐 B.草地资源普遍超载
C.草场污染 D.浪费资源
15、西北地区从东到西依次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
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16、下面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我国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C.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D.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17、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
A.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极洲 B.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 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D. 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18、下图示意辽中南、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完成下题。
对比两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最大优越条件是( )
A. 市场广阔 B. 交通便利 C. 矿产丰富 D. 科技发达
19、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华北平原 D. 柴达木盆地
20、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1、世界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是____________的。
22、修水库能缓解因水资源_________而带来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A. 浪费 B. 污染 C. 季节变化大 D. 区域分布不平衡
23、列举我国几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写出两个即可________.
24、黄河部分河段在_____或_____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25、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 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26、我国人口分布不均,________到__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27、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____,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
28、读下列中国地形略图,完成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山脉名:A ________ B ________ C________ F山脉的走向为 。
(2)图中地形区:高原①是_________ ;盆地②是__________平原③是________;
(3)a表示的河流是 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b表示的河流是 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下游形成 。
(4)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D_______、E_______ 、巫山和雪峰山。
29、港澳地区第_________产业发达,香港是_________中心、金融中心、_________和_________中心。
30、我国陆地面积仅次于______和______居世界地三位。
31、结合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走完了他九十一个春秋的光辉人生,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推动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不但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而且致力于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为人类战胜饥饿彰显中国担当!
(1)图中B地区的油料作物主要是:____。图中A附近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填“冬小麦”或“春小麦”),作物熟制是____
(2)C区域是我国中重要种植水稻种植区,该区种植水稻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
(3)D区有____(轻/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4)图中海南岛有袁隆平水稻重要实验基地,把这作为基地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
32、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陆地形状像一只威武的雄鸡,“雄鸡”面向东方“歌唱”。我国东临太平洋,背靠________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位于公鸡头顶上的邻国A是________,位于公鸡后背上的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填全称)。
(3)“鸡冠”①处应是我国的最北端,属于________省;“鸡腿”②处是我国的________海,该海域众多的岛屿全部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4)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行政区的省会是________,C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________地区。我国省级自治区中临海的是________(填全称)。
(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各民族大杂居、小散居、相互交错居住
B、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地区分布不均
D、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地分布;
(6)下列能够反映C省傣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是:________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山脉B是 ,它的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G是 ,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 ,湖泊E是 .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乱砍滥伐、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地F 山;注入海域C: ;主要支流A是 ;长江发源地D: 山;注入海域B: ;主要支流A是 .
(4)长江上、中游的划分地是 、中、下游的划分地是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产生了非常丰富的 资源,有“水能宝库”之城.
(5)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和 (填简称);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6)黄河下游是世界闻名的“ ”.
(7)长江流域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种植小麦,这两种粮食作物的分界线是 .
34、图1为“南极地区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20年4月,中国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双龙”(“雪龙”号和“雪龙2”号)“四站”(中山站、长城站、泰山站和正在建设中的罗斯海新站)考察任务。
(1)在这次所考察的“四站”当中____站的纬度位置最低,该站位于罗斯海新站____的方向。
(2)“雪龙2”号凭着强大的破冰功能,向着南极大陆挺进,为承载1000多吨物资的“雪龙”号扫清障碍,这反映出南极地区____(酷寒/烈风/多降雪)的特点。2019年10月22日,“雪龙号”从我国上海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到达南极地区开始考察任务,此时北京地区可能正处于____
A.昼长夜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昼夜平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昼短夜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D.正处极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读图2,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____,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
(4)南极科考队员发现泰山站的主楼建筑风格很像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图3),都是采用建筑架空离地的建筑风格,但成因明显不同。请你结合所学,分析一下二者各自的影响因素____
35、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大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地区,该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族。
(2)A区域的优势能源是 和 ;
(3)B区内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主要的耕地类型是 。流经B区两广(广西、广东)地区的河流是 。
(4)D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本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