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往来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火烧圆明园
D.《南京条约》签订
2、观察下列“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表”,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年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年 | 7% | 0.1% | 7.3% | 53.4% | 32.2%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国共合作的开始
B. 八七会议的召开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长征的胜利结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而发生在110年前的那场革命在法制建设上的重大成果是( )
A.《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下列关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的支持
B.袁世凯玩弄政治权谋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D.立宪派和旧官僚支持孙中山
6、江西省被称为“红色江西,红歌的故乡”,以下事件不是发生在江西的是
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7、请根据提示判断他是谁
提示一:法国。提示二:帝国。提示三:法国民法典。 提示四:远征俄国。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
8、“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这主要是由于
A.英国的侵占
B.沙俄的侵占
C.法国的侵占
D.美国的侵占
10、2017年5月5日,中国成功试飞C919国产大飞机,实现了民用飞机100多项关键技术的集群式突破,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为几代中国人“实业救国”梦想增光添彩。近代中国提出并努力践行“实业救国”口号的是( )
A.严复
B.魏源
C.詹天佑
D.张謇
11、在下表所列发生于1911年的重大事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10月10日 | ①_________爆发 |
10月22日 | 湖南革命党人率先响应,发动起义,宣布独立 |
10月22日 | 陕西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宣布独立(10月25日) |
10月29日 | 山西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宣布独立 |
10月30日 | 云南昆明新军起义,宣布独立(11月1日) |
10月30日 | 南昌新军起义,成立江西军政府,宣布独立(11月1日)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武昌起义
12、在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有关专家认为这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用品,致远舰管带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关天培
13、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
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反封建反侵略
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
D.反对外来侵略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毛泽东“自行其是”的行为是
A.成立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建立革命军队,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C.领导工人运动,夺取中心城市
D.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5、2020 年 9 月 27 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原军烈士遗骸回国在沈阳烈士陵园隆重安葬。这些英烈是在哪场战争中壮烈牺牲的(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6、今年是2020年,这是个奇妙的数字,它的前2位数和后2位数相同,按此规律,它的前一个最近的数是1919,这一年发生了我国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是我国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点,此次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18、“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在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一首《松花江上》传唱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1927年8月1日 B.1931年9月18日 C.1937年7月7日 D.1938年春
19、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步伐
C.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20、1927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汀泗桥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2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张作霖三个军阀。
22、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大庆油田、______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
2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
24、“南美解放者”------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和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地点
B.亚非会议召开的地点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7、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8、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事件名称。
(1)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事件——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29、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被开除出党并迫害致死。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这场内乱。
30、经过重庆谈判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
31、说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的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六款。按照西历本年五月二十九日,即中历四月十二日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款系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条款内、第二款所载之各国各会各人及中国人民之赔偿总数。
……
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
第九款。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 、昌黎 、秦王岛、山海关。
第十款……(四)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
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其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
(2)“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12月18日开始,时间又开始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文革时期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是谁得以沉冤昭雪?最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历史事件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诸国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2)材料二的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哪次惨痛的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
(3)材料三所示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斗争有哪些?试举两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