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适用于评价秦
A.商鞅变法
B.统一中国
C.修筑长城
D.焚书坑儒
2、《申报》对袁世凯死后的时局发出过如下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申报所评当时时局的主要特点是( )
A.列强对华殖民统治
B.农民运动此起彼伏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家真正统一
3、战国时修筑,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芍陂
D.大运河
4、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我市溱东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这里,黄海边的祖先用石斧、石锛开凿了里下河的古老文化。据此可知,当时的居民
A.体态特征类猿
B.过着群居生活
C.使用磨制石器
D.最早栽培水稻
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言论可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史记》
6、宋元时期市民娱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瓦子、勾栏在宋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B.宋代对外战争频繁
C.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推动
D.宋代娱乐活动丰富
7、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适者生存
8、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黄巾起义 C.祖邀北伐 D.陈胜、吴广起义
9、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
A.“推恩令”
B.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北击匈奴
10、下表是某场战役的基本信息,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A.巨鹿
B.涿鹿
C.阪泉
D.牧野
11、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人民比北方人民勤劳
12、汉武帝时一位农户,到官府经营的店铺去买食盐,他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 B.
C.
D.
13、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居民家中,他们热情地端出香喷喷的食物招待你,你认为这一食物原料最有可能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燕麦 D. 粟
14、下面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
D.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
15、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遇上大雨,戍守误期
B.秦朝暴政,民怨沸腾
C.国家分裂,经济凋敝
D.楚汉之争,战乱频繁
16、“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17、“隋朝官僚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李渊自立为帝,建立唐朝。”这段话描述的是 ( )
A.唐朝建立的过程
B.唐朝建立的影响
C.隋朝建立的背景
D.隋朝灭亡的教训
18、北京人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是
A.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B. 说明他们能够直立行走
C. 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D. 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19、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图表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地区 时间 | 北方 | 南方 |
宋初 | 人口100多万户 | 人口230多万户 |
北宋 | 贡献财政收入20% | 贡献财政收入80% |
南宋 |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
A.经济重心南移
B.宋朝政策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苏杭生活富足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材料中的“新皇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___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
(2)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__》。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朝开始,这种文字是___________。
22、请写出下列政权的建立者
(1)辽(契丹)——
(2)西夏——
(3)北宋——
(4)金——
(5)元朝——
23、政治制度贯穿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1)尧舜时实行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为____________。
(2)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____________。
(3)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王位,标志着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4、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_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__,即今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年元旦,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26、下图是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______接见______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形象地反应了______和亲的历史史实。
27、(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2)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3)东晋打败前秦的以少数多的战役是________
28、大泽乡起义后,起义队伍发展很快,在攻占陈县后,____(人物)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____(人物)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29、思维导图
30、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31、退避三舍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巨鹿之战
围魏救赵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桂陵之战
32、列举隋朝大运河和明长城的起止点。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下图,司母戊鼎,原器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1)根据材料内容,说出司母戊鼎出土的地方和建造时期,并说说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
(2)你知道母戊鼎出土的地方还出了什么文物吗?请说说这件文物的历史地位怎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