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川南充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铸造出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甲骨文

    D.骨耜

  •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废除旧贵族特权

    B. 奖励耕战

    C.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建立县制

     

  • 3、我国在原始社会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就遥遥领先世界。下列我国古代先民中人工栽培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4、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东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

    A.燕楚 B.秦齐 C.齐秦 D.齐楚

  • 5、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他“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的后期出现了

    ①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②安史之乱   ③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6、在6世纪的最后25年,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分裂了将近30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漫长分裂期之一。新的朝代的建立,扫清了分裂期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制度上的瓦砾,并为一个新的统一国家和社会打下了基础。据此推断,“新的朝代”指的是

    A.东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 7、东汉时期被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祖冲之

    C.司马迁

    D.张仲景

  • 8、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安阳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记载这段历史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铭文

  • 9、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出现在

    A.西汉 B.秦朝 C.东汉 D.三国时期

  • 10、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后依次更迭的五个政权,它们统治的地区是 (   )

    A. 东北地区   B. 江南地区   C. 黄河流域   D. 长江流域

  • 11、朝歌城外,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会战即将开始。纣王迅速武装一批奴隶和战俘,仍无力抵抗强盛的周军,迫不得已逃回鹿台。周人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涌来,他被迫点着了身边的柴草,伴随升腾的火焰,六百年的大商王朝也随他一同燃为灰烬。这就是后世人们谈论甚多,却知之甚少的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 12、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器时代的开端与得到考古证明的第一个王朝——商朝的出现是相一致的。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个——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被发现。商朝青铜器的制作工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上述材料说明的是

    A.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

    B.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

    C.商朝能制作青铜器

    D.商朝将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 13、唐玄宗和唐太宗是唐朝时两位很有作为的统治者。他们的相同点有 ( )

    ①重用人才   ②重视吏治   ③注重发展生产  ④注重节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 14、距今(2019年)七千年的中国古人类遗存图中,A、B两处分别代表了南北方不同的生产生活状况,他们共同的生活特点有

    A.都使用打制石器 B.都过着群居生活 C.都种植农作物 D.都制作鱼纹彩陶盆

  • 15、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东迁,得名于鲁国史书《春秋》,为东周历史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A.国家实现统一

    B.青铜文明极度繁荣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中华文明出现曙光

  • 16、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虢季子白盘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

  • 17、元朝疆域“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 18、战国时期,深受秦王嬴政赏识,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     

    A.庄子

    B.孔子

    C.孙武

    D.韩非

  • 19、东汉初,刘秀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减轻农民负担,缓和民族矛盾,使社会得以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20、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了距今(2019年)约70万至2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可以得出考古学家发现的古人类是

    A. 北京人

    B. 中国元谋人

    C. 非洲南方古猿

    D. 欧洲猿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总结前人经验,改造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的是东汉的 ______(人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______(人物)。

  • 22、西汉时期,以节俭著称的皇帝是_______

  • 23、秦末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___。东汉后期,张角领导的____,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4、唐朝都城_______是国际性大都市;南宋时期,福建________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元__________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 25、十六国后期,鲜卑拓跋氏建立的____,逐渐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

    (2)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3)商鞅变法的目的是: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5)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27、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懈的努力,编写出《( )》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经过不懈努力,( )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 28、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礼器,其中的典型是________

  • 29、明朝时北京城的建筑以_____为重点,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30、夏朝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历法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场运动创办的企业?该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材料三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3)材料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孙中后来说这场革命后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他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摘自陈独秀《青年杂志》1卷1号1919年9月15日

    (4)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由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人物相对应的代表作品。

    (1)罗贯中——

    (2)施耐庵——

    (3)吴承恩——

    (4)曹雪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列举出用此制度选出的首领名称。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从谁开始的?

    (3)材料三中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制定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是哪个朝代的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请举出该朝代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两种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