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1)班同学准备跟老师进行一次主题为“古都三日游”的研学旅行。他们将安排观看妇女进行的骑马、打球和射箭活动,还要到“东市、西市”购买东西等“穿越时空”的行程。据此判断,他们将要到达的“古都”是( )
A.西汉长安
B.唐朝长安
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
2、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其政权的精神支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设立刺史,监视官吏
C.盐铁专卖,平抑物价
D.北击匈奴,安定边疆
3、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人版图的疆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4、浙江绍兴大禹陵的兴建是为了纪念他
A.品德高尚,让位给舜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教民农耕,种植五谷
D.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5、《史前一万年》是好莱坞英雄史诗大片。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去体验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去体验的地方是( )
A.北京龙骨山
B.云南元谋县
C.河南安阳
D.河南仰韶
6、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C.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措施,使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大多继承照搬秦朝制度。
7、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称“济南二安”。一位是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南宋男词人,词风豪放雄奇阔大,“醉里挑灯看剑”。他们是( )
A.李清照、苏轼
B.李清照、辛弃疾
C.李清照、关汉卿
D.马致远、苏轼
8、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中俄历史上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9、公元前260年,秦王亲自来到河内,井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征调到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断绝他们的粮食。当时,秦赵两国激战于
A.城濮
B.桂陵
C.马陵
D.长平
10、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之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材料( )
A. 从变法的成效角度肯定了商鞅变法
B. 从变法成效角度否定了商鞅变法
C. 从商鞅人品角度肯定了商鞅变法
D. 从商鞅人品角度否定了商鞅变法
11、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以经济为中心的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王安石变法在经济领域的措施不包括( )
A.募役法
B.保甲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12、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主要贡献是
A.编医学体操“五禽戏”
B.擅长外科手术
C.制成了全身麻醉剂“麻沸散”
D.著有《伤寒杂病论》
13、“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块贫瘠的土地,自从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文中的“这里”是指
A.吴起镇 B.遵义 C.平型关 D.延安
14、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
A. 东汉 B. 东晋 C. 西晋 D. 三国
15、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下列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
16、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还制作乐器琴瑟,黄帝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制造船只,而考古学者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远古传说
A.都是真实的
B.蕴含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
C.完全不可信
D.可以印证考古发现的真实性
17、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在他统治期间形成了政治比较清明的局面。史称( )
A.开皇之治
B.武周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18、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19、“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句话反映出东汉( )
A.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
C.保守派和改革派的争斗不断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0、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这是因为他( )
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B.发明了“麻沸散”
C.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D.被后世称为“医圣”
21、中国古代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的 ,赵军向秦军投降。
(2)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遵守承诺“退避三舍”在 中大败楚国。
(3)公元前207年, 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灭亡。
22、发现过程及意义:北京人遗址最先于______年被发现。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以及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23、炎黄部落合并发展,通过________之战打败蚩尤。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________。
24、写出下列人物的著作成就。
(1)顾恺之________
(2)司马迁________
(3)贾思勰________
(4)王羲之________
2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三国时台湾被称为_______,元朝时叫______,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加强对其进行管辖。
26、明朝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从美洲引进_____、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7、请你帮“我”找家。
(1)我是一位河姆渡原始居民,我的家是________。
(2)我是一位半坡原始居民,我的家是________。
(3)造成图1和图2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A.生产工具B.生产方式C.人文环境D.自然环境
28、张仲景:东汉名医,著有《____________》一书,他发展了____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世称为“______”。
29、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 )的政策;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0、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________,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技术;②江南地区_____优越;③江南地区的_______,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31、连线题:根据所学知识,把相应信息用直线连接起来。
32、请列举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两例。
3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代东京市内有120行、3000余肆、400余店。唐代长安坊市繁荣超过了隋代,长安东市、西市为工商业,区内店铺密布,临街而设,有220行之多。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周边少数民族对宋政府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他们迫切需要与内地进行贸易,以获得生活必需品,宋朝通过管理边境贸易、限制民间贸易,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摘编自林文勋《宋代以“互市”为内容的民政》
材料四 至迟到16世纪中期,玉米就已传入中国。明清时期传入的新作物还有花生,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也侵占了大量的良田。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1)材料一中长安城内的“坊”和“市”分别指的是什么区?唐朝长安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