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A、退避三舍 B、尊王攘夷
C、卧薪尝胆 D、城濮之战
2、雍正时,有人在翰林学士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结果徐骏被告发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
A.大兴文字狱 B.不重视文学
C.翰林学士没有地位 D.实行八股取士
3、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它出现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4、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造型奇特的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5、《嬴政的道》一书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立了分封制的制度
C.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D.开始用军功爵制
6、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它的名字是( )
A.沈阳舰
B.辽宁舰
C.山东号
D.长征号
7、下图是唐代《弈棋仕女图》,图中贵妇人体态雍容丰满,神态优雅娴静,衣着华丽,凝视棋盘,这反映了当时
A.弈棋活动开始出现
B.民主氛围非常浓厚
C.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8、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B.分封制的瓦解 C.郡县制的实施 D.世官制的沿袭
9、《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 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隋文帝厉行节俭
B.农民起义蔓延全国
C.隋炀帝统治残暴
D.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0、南方某大学的校训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来源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三字经》
D.《孙子兵法》
11、东汉末年,使得东汉走向衰亡最重要的政治原因在于( )
A.外族入侵
B.诸侯王势力强大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1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下列史实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B.学习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
C.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D.率领军队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13、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C.义和团运动兴起 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
14、孙文第一次见康有为,即给旧中国开了一个“药方子”:“思想之药三味,自由、平等、博爱;制度之药三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这一“药方子”最终演变为(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存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5、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特制瓷器,如图是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该瓷器造型精巧端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这反映出( )
A.唐朝制瓷业进步显著
B.青瓷是唐朝瓷器唯一种类
C.唐朝的瓷器冠绝世界
D.瓷器促进唐朝冶铁业进步
16、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的社会上下的风气是( )
A.皇帝昏庸,朝政腐败
B.收取重税,征兵派役
C.保护国君,交纳贡赋
D.道德沦丧,唯钱是图
17、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的整合与凝聚……”针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 )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C.八股取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9、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 )
A.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20、下列选项中,与其余三项不属于同一次会议内容的是( )
A.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例”,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1、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清朝康、雍、乾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实行___________,制造了大批冤狱。
22、中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人擒种五谷”黄帝教人养蚕抽丝”。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__________。
23、东晋书法家________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________》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24、《秦朝形势图》中,①处是 ______(地名);《东晋形势图》中,②处是 ______(地名)。
2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型农业灌溉工具是______。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水稻优良品种______,提高了粮食产量。
26、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27、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朝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也就是闻名中外的“______”,也称“______”。
28、1069年,宋神宗任用( )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29、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30、“兼爱、非攻”是战国_____的思想。
31、用直线将下列朝代和建立者、以及都城连在一起
唐朝 朱元璋 临安
北宋 忽必烈 长安
南宋 赵 构 东京
元朝 赵匡胤 大都
明朝 李 渊 应天
32、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不少于3个)
33、中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中的“贵主”是唐朝对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2)材料二中的“朝廷”是指哪个朝代?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后双方边境出现和平安定的局面?
(3)根据材料三,反映元朝的疆域辽阔,元朝的建立者是谁?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掌管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