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朝阳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与图相关的选项是( )

    A.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9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强化了大总统的权力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 3、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若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②定都天京 ③北伐和西征 ④领导集团内讧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④①

  • 4、以前那些对我军能够有效抗击侵略者尚心存疑惑的思想,全部在这次“百团大战”的背景下消失殆尽。这说明百团大战

    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面

    D.粉碎了敌人的“囚笼”

  • 5、某次测试中有一道题目,学习了“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内容后 你认为最合适的主题名称是(   )

    A.列强侵华罪行 B.落后就要挨打 C.弱国无外交 D.劫难与抗争

  • 6、2008年10月,是西藏和平解放____周年纪念

    A、45 B、54 C、56   D、57

     

  • 7、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立的机关报是

    A. 《新青年》   B. 《万国公报》   C. 《新人民》   D. 《民报》

     

  • 8、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 彭德怀   B. 邓小平

    C. 刘少奇   D. 陈毅

  • 9、北伐战争的胜利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伟大成果。在这一战争中,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哪两个军阀的主力(     

    A.张作霖、孙传芳

    B.孙传芳、汪精卫

    C.吴佩孚、张作霖

    D.吴佩孚、孙传芳

  • 10、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卡尔本兹 D.斯蒂芬森

  • 11、澳门和广西分别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的

    C.都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 12、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之一。下列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淞沪会战一南京保卫战一徐州会战一武汉保卫战

    B.南京保卫战一武汉保卫战一淞沪会战一徐州会战

    C.徐州会战一淞沪会战一南京保卫战一武汉保卫战

    D.武汉保卫战一南京保卫战一徐州会战一淞沪会战

  • 13、阅读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的推动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是由“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所致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 14、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发动了秋收起义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中共诞生

    B. 五四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中共一大召开

  • 16、“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当时辛亥革命的目的是要

    A.改变社会习俗

    B.推翻满清的统治

    C.改革土地制度,解决民生问题

    D.反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 17、以“扶清天洋”为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 1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史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邓小平提出要恢复高考

    D.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中前进

  • 19、据如图分析,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放沿海城市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开启国企改革

  • 20、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被确立为国旗、代国歌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3)提出新发展理念——

  • 22、1937年8月至11月的________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开始的___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23、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百日维新失败后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____

  •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它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____》颁布,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25、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 26、报刊的兴盛与流变是中国近代社会风云突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思潮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填写表格。

     

    代表政治派别

    主要思想

    图1

     

     

    图2

     

     

    图2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27、公车上书的背景:1895年,________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 28、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

  • 29、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________》为代国歌。

  • 30、列举下列历史事件: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

    ②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概括指出1953—1956年底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历史性的巨变?

    (3)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这个通知所说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指什么体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 32、(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2)同盟会的成立的目的是什么?纲领是什么?

    (3)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3、国共在近代史上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两次合作都取得过重大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背景是什么?

    (2)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军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 30年前的浦东图2 近日的浦东  图3 1978-201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览表

    (1)据图1图2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和上海有关的史实,说明上海浦东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图3现象的出现有赖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理论体系的创新,请列举这两方面的创新成果各一例。

    (3)浦东的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