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川达州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东西方的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串联在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张骞通西域   B. 秦始皇筑长城

    C. 孙权开发江南   D. 李冰开凿都江堰

  • 2、尧舜时期,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把汹涌的洪水引人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A.尧

    B.舜

    C.鲧

    D.禹

  •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以下哪项工程的赞颂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隋朝大运河

  • 4、根据如图目录内容,判断第八、九章的内容主要涉及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 5、唐代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巅峰。现存的唐诗大约有近5万首,它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唐朝众多的诗人中,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直面社会现实的是(     

    A.苏轼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 6、董仲舒对《春秋公羊传》中关于封建大一统的主张,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他所谓的大一统,就是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汉武帝听取他的建议推行( )

    A.分割诸侯,使其无力对抗中央

    B.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监督诸侯

    C.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7、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地方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裁减郡县数目,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归吏部。这些措施的实行(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维护了长治久安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打击了豪强大族

  • 8、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依照本法,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汉武帝就设置具有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它们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丞相

    ⑤刺史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

  • 9、“一心治水十几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赞扬的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 10、《日本书纪》载,“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据此可知,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C.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D.拜访名寺,研习佛法

  • 11、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与这种称呼及下边表格关联度最高的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 12、下列文物代表的文化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 13、《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记载:李逵等人“来到瓦子前,听的勾栏内锣响”。小说中的“瓦子”是一种()

    A.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

    B.制作砖瓦的手工作坊

    C.制作瓷器的手工业作坊

    D.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 14、假如你回到距今约170万年的中华大地,你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元谋人制作工具

    B.山顶洞人缝制衣服

    C.北京人猎取动物

    D.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 15、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接收商人、贱人(奴隶)和农家的子弟入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这一主张

    A.巩固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B.体现了“无为而治”思想

    C.代表了法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D.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 16、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种植粟

  • 17、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

    康熙亲征击溃噶尔丹叛乱

    1727年

    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26年

    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A.经济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的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者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18、"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 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 19、对于商朝以后青铜器的使用和发展状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B.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C. 功能由食器发展到武器

    D. 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的代表性器物

  • 20、下图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具体表现是

    A.农作物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聚落的发展

    D.农业工具的出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请完成下列有关诸子百家学派相关内容的填写。

  • 22、东汉光武帝后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_。西晋时期________促使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 23、夏朝后期,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________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________夏朝灭亡。

  • 24、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这次盟约称_______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

    (2)581年杨坚建立的朝代——

    (3)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26、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_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________

  • 27、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北平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军队总司令是________

     

  • 28、《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中①处是__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__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清朝疆域图(1820年)

  • 29、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任举两例)

    (2)为了加强与外国的联系,明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产生了什么效果?

    (3)清朝前期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对外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0、"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成就了对一朝的统治,他就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作者 作品

    罗贯中 《西游记》

    施耐庵 《红楼梦》

    吴承恩 《三国演义》

    曹雪芹 《水浒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两汉时期,名人辈出。

    (1)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东汉时,宦官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遍。

    (5)东汉时,名医________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6)东汉时,名医____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   “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1)两则材料所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指出改革者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点即可)

    (4)这一历史事件有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