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川达州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季羡林先生指出,印度炼糖技术在七至八世纪已经达到了相对高的水平,否则唐太宗不会派人去学习。这说明了唐朝时(     

    A.制糖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B.外来技术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C.中印之间有了官方交往

    D.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 2、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超过30万人。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鼓舞

    B.五四爱国运动的扩大

    C.中共一大的影响

    D.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 3、魏晋晚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朝时不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朝时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 4、清代王希廉在《护花主人总评》写道:“《石头记》也是说梦,而立意作法,另开生面。前后两大梦,皆游太虚幻境。而一是真梦,虽阅册听歌,茫然不解;一是神游,因缘定数,了然记得。且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甄宝玉一梦而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而情痴愈痼。”这段材料评价的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 6、“苏湖熟,天下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表现,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 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 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D. 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 7、这是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在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指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 8、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A.创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确立科举制

  • 9、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A.制造农具 B.学会用火 C.制作艺术品 D.磨制石器

  • 10、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 11、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12、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其阶段特征主要表现为

    A.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由分裂到实现统一

  • 13、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A.李渊

    B.赵匡胤

    C.朱元璋

    D.皇太极

  • 14、唐太宗、武则天与唐玄宗前期治国举措主要共同之处是(     

    A.重视发展生产

    B.实行严刑峻法

    C.选官看重门第

    D.设立转运使

  • 15、东汉灭亡以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经过□□时期的短暂统一,中国又陷入长期的政权分立与对峙中(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 16、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中写道:“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中国人之灵魂者。”下列体现道家思想的是(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仁政治国,民贵君轻

    C.中央集权,严明法度

    D.无为而治,与世无争

  • 17、假期是外出旅游的日子。假如国庆节时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要去的地方是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余姚

    C. 云南元谋

    D. 陕西半坡

  • 18、“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 19、平王东迁是划分历史时段的重要事件。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邑,东周开始。迁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771 B.公元771 C.公元前770 D.公元770

  • 20、学习历史要求“论从史出”,下列说法最能证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这一结论的是(     

    A.《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遗址中发现的骨器、角器和饰物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次盛世局面是_______

  • 22、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唐朝时期克服重重困难,6次东渡,终于将中国文化远播日本的高僧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吕 D. 李渊

  • 23、___________爆发,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___________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 24、李时珍编写的《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_____》全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

  • 25、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个少数民族、以及这三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册封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___________继位后,在贤相___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通史巨著——

    (3)关汉卿的代表作——

    (4)元朝科学家王祯的著作——

    (5)明朝考生对题目解释的标准——

  • 28、山顶洞人发现地点:北京___________顶部的洞穴里。

  • 29、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

  • 30、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墨子                 顺应自然

    韩非                 民贵君轻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以法治国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名称及建立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唐时期,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选拔人才标准上隋唐时期与魏晋时期有何不同?

    (2)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

    材料二: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唐太宗看见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4)唐朝时,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谁?(请至少写出两个) 

    探究二:经济篇

    (5)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文化篇

    材料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厅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6)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