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1956年相比,1966年的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三倍。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到90%以上。从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材料表明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B.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取得成就
C.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工业发展
2、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了他的经历和见闻的名著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
A. 《马可•波罗行纪》 B. 《天方夜谭》 C. 《奥德赛》 D. 《荷马史诗》
3、海军提督丁汝昌曾接到李鸿章的电文:“有警时,丁提督应率船出傍台炮线内合击,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这一命令直接导致清军( )
A.黄海海战失利
B.丧失黄海制海权
C.北洋舰队覆没
D.丢失九连城等地
4、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阐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又具有软弱性。为此,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采取的办法是
A.实行合作化
B.没收全部资产
C.和平赎买
D.继续私有化
5、恩格斯曾说过:“它不废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6、“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7、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所标举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A.让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B.使市场不受任何制约
C.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9、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黄河长江流域
C.中西部地区
D.北京西安等大城市
10、你认为如果通过百度搜索“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准确答案应的是( )
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D.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1、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在这里,这里是( )
A.井冈山根据地
B.三湾
C.湘赣边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13、观察如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改革的成功
B.对外城市的开放
C.城市改革的实施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4、党的第一个纲领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其基本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5、太平天国运动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其根源在于
A. 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 中国农民思想有了觉悟
D. 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
16、下表是某同学搜集的学习资料。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资源 | 名称 |
纪实 | 《记淮海前线见闻》 |
视频 | 《大决战》 |
图片 | 三大战役示意图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国共合作
D.北伐战争
17、有资料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 000亿元,这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技文化事业损失惨重
18、工业化是我国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辱,不再受贫穷生活的保证,而第一个五年计划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下面有关一五计划表述错误的是( )
A.“一五”计划是在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
B.“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美国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实施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显著成就。
19、一个外国记者在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这位外国记者发出的感慨是因为听了(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走进新时代》
D.《我的祖国》
20、支撑如表中革命先烈敢于牺牲的共同信念是( )
姓名 | 籍贯 | 牺牲时间 |
樊玉祥 | 河北省灵寿县 | 1953年6月22日 |
徐林书 | 河北省盏县 | 1952年8月10日 |
曹国英 | 河北省安国县 | 1952年3月22日 |
纪晨辉 | 河北省饶阳县 | 1952年7月30日 |
郭文仲 | 河北省定县 | 1951年5月27日 |
王瑞 | 河北省沫源县 | 1951年11月22日 |
康育同 | 河北省城县 | 1951年7月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1、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_______结束,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2、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2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战的胜利洗刷了近代百年的耻辱。
(1)______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由林彪指挥的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
(3)______年,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
24、兴起:由山东、直隶一带的________、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5、周恩来是著名的外交家,根据提示请写出他的有关外交成就和出席的重大会议。
(1)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提倡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
(2)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出席的会议: 。
(3)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 .
26、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27、(_____)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_____)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8、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9、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______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30、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_______”的洋务运动;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为钦差大臣,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31、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请回答:
(1)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战后签定什么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俄国侵华与英、法相比,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3)清政府在哪一次战争中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举这场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二人)
(4)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既有矛盾又相互勾结。指出列强联合侵华的两次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5)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你的依据是什么?这场战争中出现的民众反侵略活动是什么?
(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灾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步入近代史,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3)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条约是哪个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4)帝国主义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侵略战争?
(5)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33、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请说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4、步入近代,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孕育了许多新的因素,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类作品———归纳文艺成就)
(1)请将以上文学艺术作品按照要求分类整理。
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
任务二(分析图表—解读经济发展)
(2)图一中李鸿章创办的实业有哪些特点?简述这些实业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图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简述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任务三(走近城市—见证历史变迁)
(4)下面的上海史事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哪些领域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①上海南京路上穿旗袍和中山装的行人②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③上海创办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④上海创办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⑤上海最早创办了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青年杂志》⑥上海街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