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C.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2、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 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 提出了拒绝在对徳和约上签字的主张
C. 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D.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3、下面四段有关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抗击入侵者事迹的叙述,请按正确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甲)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官兵英勇奋战,最终迫使日舰率先逃离战场;(乙)左宗棠在新疆人民的支持下,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失地;(丙)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其头目华尔;(丁)义和团战士的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乙甲丁 D.乙丁甲丙
4、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处于外国政府合法管理下
B.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开始对外扩张
D.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5、分析下面表格内容,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A.清朝腐败
B.列强侵略
C.军阀割据
D.农民战争
6、晚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7、下列哪项史实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实现从追赶世界到引领世界的华丽转变
A.从宝成铁路到武汉长江大桥
B.从阜新海州煤矿到大庆油田
C.从核潜艇到辽宁舰
D.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8、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
①广州 ②武汉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9、仔细观察,下列组图描述了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首义成功军旗升起
C.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10、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
A.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废除二十一条
11、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 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 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12、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
A.1950年,国家颁布了《土地改革法》
B.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D.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3、八大以后的十年取得成就中,哪方面尤为突出?( )
A.纺织
B.造纸
C.石油
D.冶铁
14、“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A.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 淮海战役纪念馆
15、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中共七大
16、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7、近日,一场名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研讨会引发热议,微博热搜榜上10余万网友为词条“统一后台湾财政尽可用于改善民生”点赞,生动体现海峡两岸人民对宝岛回归的热切盼望和由衷善意……回想一百二十六年前,台湾人民表示:“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这两则材料反映了( )
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宝岛台湾
B.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渴望统一
C.台湾当局财政困难
D.国家已经完成统一
18、毛主席曾说:“蒋介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而且话还得说回来,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来,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国之昌盛须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20、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000多个,修堤坝22000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21、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 )出逃。
2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为中英“______”,中法“______”。
23、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___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扩大了侵略权益;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4、__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5、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期间形成了以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26、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是( )
28、1911年4月,黄兴在广州领导的_______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_,阐明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9、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举国欢庆。以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中共一大)①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②________,实现③________。
(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④________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⑤________,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⑥________合作,建立⑦________。
(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中共五大)1927年4月在武汉召开,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对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做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⑧:________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确立⑨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0、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
(2)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
32、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举措有哪些?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请简要回答《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4、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伟大转折】
材料一: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指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体制改革】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决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对外开放】
材料三:
1985-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 1985 | 1991 | 2001 |
进口 | 422.5 | 637.9. | 2435.5 |
出口 | 273.5 | 718.4 | 2661 |
进出口 | 696.0 | 1357.3 | 5096.5 |
(3)根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简述目前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分析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出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