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是参与武昌起义的士兵,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场景的是
A.秋瑾在起义中壮烈牺牲 B.徐锡麟领导了起义
C.10月10日,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D.推举孙中山为都督
2、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证明这一事件最有力的史料是
A.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B.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C.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D.电影《南京!南京!》
3、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老战士李继德曾亲眼目睹这样的一幕:已经爬到地堡下的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他”指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蒋道平
5、康有为、梁启超掀起的戊戌变法,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对中国的发展影响巨大,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是役”是指( )
A.同盟会的成立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7、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
A.黑水党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8、1927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三湾改编
9、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由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此举的目的是( )
A.逐步增强企业活力
B.全面开展国企改革
C.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1、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上述文字没有论述虎门销烟的
A.时间 B.原因 C.意义 D.地点
12、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我们要铭记历史。为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我们应该选择第一手史料进行研究学习。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火烧后的圆明园遗址
B.1860年《泰晤士报》的报道
C.圆明园周边居民的讲述
D.法国作家雨果的《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3、“从结果来看,该事件的直接目的并未达成,但它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指的是( )
A.百日维新
B.谭嗣同英勇就义
C.公车上书
D.《时务报》创刊
1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有一位海外学者惊讶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短短三年内,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上千架飞机和如云舰艇的国民党军队,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产生这一“奇迹”的本质因素是
A.军力对比 B.军事策略 C.民心所向 D.装备差距
16、习主席在讲话中曾说:“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②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在近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表空白处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人物 | 林则徐 | 左宗棠 | 邓世昌 |
事件 | 虎门销烟 |
| 黄海血战 |
A.坚守虎门
B.保卫天京
C.创立民国
D.收复新疆
18、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A.民主和科学
B.民权和自由
C.民族和民生
D.民主和自由
19、“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观点(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以下哪条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这一判断
A.赔偿巨额白银并以海关税作担保 B.东交民巷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C.外军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清政府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
21、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学成就:20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有鲁迅的《______》《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______》、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2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________驾“致远”撞向“吉野”,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古希腊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_______________。
(2)人类历史上第一列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
(3)1498年到达印度洋西海岸的欧洲航海家是_______________。
(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
25、1851年1月,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864年,________的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它的口号是“自强”和“________”,创办大批近代企业。清政府任命主张收复新疆失地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成功收复新疆。
26、在中国近代社会,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努力探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只写一位)。
(1)洋务派代表人物________;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
(3)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________;
(4)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________。
27、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______”的洋务运动;“______”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28、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政权,建立________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________;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9、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___、___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0、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31、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晴雨表,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这些原则现在如何表述?
(3)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列举取得了哪些成就?
(4)举例说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2、(1)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60年10月什么国家的军队对北京著名的什么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875年,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3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成立于1912年的什么政府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同年孙中山颁布了哪一文献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2)蔡锷、李烈钧等人在1915年领导的哪一事件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之前,孙中山等人也发动了一次反袁斗争是什么?
(3)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哪一军事活动?消灭湖南湖北的是哪一个军阀?
(4)1935年的华北危机,引发了哪一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国抗日战争哪一年取得胜利?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鞧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康有为
材料二 “1900年,路灯开始在北京出现,灯光映照着景山前牌楼上的“弘佑天民”四个大字。而此时,慈禧太后正在一路西逃,只留下京师的子民们直面战争的苦难。联军成立北京城的主宰。”
——纪录片《百年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议和”与哪次战争后签订的哪个条约有关?
(2)材料二中“战争”指的是什么?此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3)这两个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