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改革开放应发生在
A.A
B.B
C.C
D.D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反映了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意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4、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55年创立于美国的全球大型跨国连锁餐厅)在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盛大开幕。这主要得益于( )
A.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5、“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些窗口中,面积最大的窗口是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海南岛
6、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产生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
A.保卫了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7、“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保卫大武汉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重庆谈判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8、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瑷珲条约》
9、1901年,美国杂志《PUCK》针对中国某事件发表了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如下图),刀上标注英文“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漫画反映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0、下列四幅图片中,与其中三幅图片所反映主题不同的一幅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武汉长江大桥
C.鞍山钢铁公司 D.信大祥绸布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新牌
11、孙中山早年的思想发生过多次转折。促使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的历史事件是( )
A. | 1878年 | 13岁 | 孙中山赴檀香山投奔兄长,进入西洋学校学习 |
B. | 1892年 | 26岁 | 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
C. | 1894年 | 28岁 | 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却遭到拒绝 |
D. | 1895年 | 29岁 | 广州起义失败,受到清政府通缉,被驱逐出境 |
A.A
B.B
C.C
D.D
12、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华北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13、下列反映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民革命
②民主、科学
③维新变法
④三民主义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1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形成了(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邓小平理论 ④科学发展观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15、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1947年,中国共产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实质是
A.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17、“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中“购买外洋器物”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统治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企业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8、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 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 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19、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 )
A. 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霉素 B. 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氯霉素
C. 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D. 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土霉素
20、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第一个五年计划
21、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2、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斗争,创造了“________”局面。
(3)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________》。
2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请根据提示填写出有关教育的相应内容。
(1)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_。
(2)清末状元 ________回到家乡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实业救国”道路。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
25、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
26、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______、______的原则。
27、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8、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____________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____________战争。
29、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_;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号召维新变法的思想家是______。
30、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历史史实描述的事件标志着_______。
(2)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会议是_______。
(3)1947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这个自治区是_______。
(4)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
(5)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_______。
相关内容: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内蒙古自治区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E. 西藏和平解放
31、回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教训?
32、简答题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哪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体?这两个战场分别是由哪两个党派领导的?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3、在20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之际,同时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的重要一年,就行了盛大的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的活动,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际上只完成了两项目标,请问具体表现是什么?
(3)你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4、近代以来,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既有佳话,又有惨剧,请根据以下材料探讨两党关系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材料二:读如图两幅图片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3)材料三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
(4)材料四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
(5)你认为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对国共关系有何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