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八年级(1)班同学为黑板报准备的内容。由此可知,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 ——焦裕禄 |
A.反抗侵略的英雄
B.艰苦奋斗的楷模
C.改革开放的先锋
D.执政为民的公仆
2、清帝退位后不久,袁世凯正式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入( )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 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 清政府统治时期 D. 湖北军政府
3、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打土豪,分田地
4、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开天辟地--党的诞生”。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五四运动
5、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 1934年 B. 1939年
C. 1948年 D. 1959年
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民国纪年代替以往的帝王年号纪年;以五色旗代替清朝帝王的黄龙旗。这反映了当时( )
A.封建制度彻底瓦解
B.君主专制统治结束
C.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D.封建思想完全消除
7、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所示抗日战争时间轴A处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农村上工,最常见的景象是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问题是
A.合作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走集体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9、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开始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0、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结束了战争
11、下图是1964年的第三套贰角人民币,纸币上的图案是武汉长江大桥。它的入选( )
A.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B.突显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C.实现了浪漫与现代的结合
D.适应“大跃进”的时代需要
12、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工农武装割据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D.农村包围城市
13、“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鸦片战争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这个战争”
A.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成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D.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14、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 )
A. 民国初年
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初期
D. 改革开放后
15、“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数千年婚姻手续的定则。但到了民国初期,“往往有借旅馆及青年社行结婚者”“由自主而得父母之允许的也很多了”。这体现出辛亥革命( )
A.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B.推动了自由民主观念的认同
C.开启了西方科学思想传播
D.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16、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
A.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7、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 三大改造完成
18、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
A.虎门战役
B.廊坊战役
C.青浦战役
D.大沽口战役
19、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经历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一战役?(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中国人民一直有着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传统。在太平天国后期,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将领是( )
A.李秀成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洪秀全
21、袁世凯就职: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___________________。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2、“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____。
2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
24、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25、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英雄是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称之为“铁人”的是_________。
26、意义:日本企图_____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在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_。
27、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会议的召开也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突出贡献。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_____。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_____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的新时期。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以上口号出自中国近代哪次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前期的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后期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
(3)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这次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2、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不平等条约上签字画押,停泊在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响起三声礼炮。这标志着签字仪式的结束,也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终结
(1)请写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的名称。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清朝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3)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3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什么问题的大讨论?当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二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三 不幸一发炮弹击中军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军舰沉没。他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他决心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1)材料一中的“此日”是指何时发生的何事?“公”是指谁?
(2)为材料二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贼”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为何放弃了生的希望而选择了死?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敬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这种方式牺牲不值得。你的看法呢?试简述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