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2、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人中国,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五四爱国运动:此次运动( )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最终被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而失败
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他的上述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4、“企业的秘有制相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实行股份制 B. 廉价收购 C. 赎买政策 D. 无偿没收
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武装起义,在永安封王后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B. 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与西征,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C. 太平天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地主阶级,并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太平天国建立了强大的政权,曾占据了半壁江山。
6、结合下面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对比表,为改变这种状况,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 )
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三大改造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土地改革
7、下列关于我国发展的四幅图片共同反映出( )
A.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D.我国正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9、195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19元,人均钢产量2.37吨,人均发电量也仅为2.79千瓦时。上述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 )
A.国民经济实现根本好转
B.工业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C.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
D.工业品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持平
10、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谢晋元——武汉会战
B.李宗仁——台儿庄战役
C.赵登禹——第三次长沙会战
D.张自忠——淞沪会战
11、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当时的清政府面临的危机不包括( )
A.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B.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割占大片领土
C.曾国藩等自强求富开始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北伐西征进入全盛时期
12、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的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13、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图农民手中这份关于土地改革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国士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20世纪八十年代,深圳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后,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这主要得益于( )
A.自然资源丰富
B.人民辛勤劳动
C.国家政策优惠
D.地理位置优越
15、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前者是不可能实现的 B. 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 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16、1897年,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采用世纪纪年,应是( )
A.17世纪90年代 B.18世纪9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7、历史活动课上,一位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粮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 这是人们当时购买粮食所用的票证
B. 该票证的发行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C. 它体现了我国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特征
D. 发行这种票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18、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9、1984年,邓小平曾说:“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以上讲话主要阐述( )
A.在香港设立自治区 B.“一国两制”构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人民代表大会制
20、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 949千瓦时 |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21、《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 不分男女,按照人口和年龄________土地 |
目的 |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评价 |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________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
22、依据提示完成列举
(1)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标志是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令
(3)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23、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4、1894年是农历的“甲午年”;1898年是_______年;1901年是“辛丑年”;1911年是_______年。
25、“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
26、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⑩“______”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⑪______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2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8、历史上的口号或主张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的特征。
(1)洋务运动期间,在“ ” “求富” 口号指导下,洋务派开展了一场维护清朝统治
的自救运动。
(2)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新文化运动提倡 与科学,促使人们思想空前解放。
29、1940年,____指挥的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0、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
31、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请回答下列各问:
(1)( )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 )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1911年10月10日晚,( )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 )临时政府成立。
(5)1912年2月12日,在( )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6)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7)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32、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回望历史,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哪里打响?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诞生,请问该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谁窃取?为限制其权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什么性质的文件?
33、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近代化的探索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于哪一时期?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写出领导这一事件的一个人物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出现了一个“状元实业家”,他的名字是?
(3)材料三是孙中山在创建哪一个革命政党时提出的革命纲领?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孙中山的主要成就?(2分 )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对以上仁人志士探索近代化的历程,你有哪些感悟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