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3
B.Fe2O3+2CO2Fe+2CO2
C.P+O2P2O5
D.2CO+O22CO2
2、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倒入适量的水
C.观察颜色
D.伸入燃着的木条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天然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的是阴离子
B.②对应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③对应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①②③表示同种元素的微粒
5、从水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如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水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的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
B.水龙头漏水,及时修理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7、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检查气密性
8、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试剂与方法 | 结论与解释 |
A | 分离CaCO3和CaO | 加水溶解、过滤 | CaO溶于水 |
B | 除去H2中HCl | 通过NaOH 溶液 | HCl与NaOH 溶液反应 |
C | 鉴别稀盐酸、稀硫酸 | 滴加BaCl2溶液 | 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D | 检验CO2 和O2 | 带火星的木条 | 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A.A
B.B
C.C
D.D
9、如图所示为“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N
B.催化剂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加入粉末药品
B.称量固体
C.固液混合加热
D.滴加液体
11、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D.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12、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蜗壳,主要成分为CaCO3),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A.SiO2
B.CaO
C.Na2CO3
D.Ca(OH)2
13、市面上销售的一种工艺品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炭雕须特别注意防火
B.炭雕无色透明
C.炭雕在常温下不易变质
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有害气体
14、氢能源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氢气的制取和储存一直是一个难题。中科院煤化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采用铂-碳化钼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对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在低温(150-190℃)下获得了极高的产氢效率。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铂-碳化钼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都没有
D.该反应生成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22:3
15、颜色是实验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下列有关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C.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16、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空气
C.液氧
D.不锈钢
17、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物理变化产生的是
A.生石灰用于自热米饭中加热
B.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冷水
C.铁粉用于冬天暖宝宝中取暖
D.天然气用于烹饪菜肴
18、如图是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NaC1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t1℃时,将20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0g
C.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D.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19、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A.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大量砍伐森林代替燃煤作燃料
C.冬季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21、为纪念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特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已知钔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A.101
B.157
C.258
D.359
22、我们日常所食用的食盐多为加碘食盐。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碘易患夜盲症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0g
C.x的值可能为7
D.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碘原子
23、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24、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的是
A.SO2+2NaOH=Na2SO3+H2O
B.CO+CuO Cu+CO2
C.Fe+CuSO4=FeSO4+Cu
D.3Fe+2O2Fe3O4
2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0 | 3 | 2 | 20 |
反应后质量/g | a | 28 | 2 | 0 |
A.a=15
B.物质Z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Y、W的质量变化比为5:4
D.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6、下列图像与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表示加热一定量的碳酸钙固体
B.表示一定量的镁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表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D.表示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27、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 时,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28、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铁正式通车,标志着赣州进入高铁新时代。请回答:
(1)高铁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碳滑板通常是用石墨制成,这是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_____ 性。
(2)车身的表面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建设高铁过程中需用到大量的钢材,钢与生铁都是铁的合金,二者主要区别是_____
(4)高铁建设中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的原理为: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和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9、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2)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铁等有益成分。但菠菜中所含的草酸
(H2C2O4)对人体是有害的。草酸易溶于水,能与食物中或血液中的钙相结
合,产生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草酸属于有机物
B 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C 食用过多菠菜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3)某服装标签上写着“7%羊毛,45%棉,48%腈纶”,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
30、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⑴衣服沾有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去,是因为洗涤剂能_________油污(填“溶解”或“乳化”),也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_油污(填“溶解”或“乳化”)。
⑵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若要提纯硝酸钾,一般采用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⑶将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置成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
3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夏天盛放冰镇啤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
(2)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32、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不溶物)和多种可溶性杂质。
(1)教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三次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2)粗盐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杂质有______(填化学式);为除去杂质,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33、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该反应无条件或反应条件未注明)。
(1)如图代表的反应不可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___和分解反应;
(2)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溶液的pH ___________7(填“<”“>”或“=”);
(3)若A为常见金属,C的溶液呈浅绿色,则D物质可能是 __________;
(4)若D是水,请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4、水是日常生活中配制溶液最好的溶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我们常常用_____来鉴别硬水与软水;
(2)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过程,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35、现有A和B组成的黑色混合物,按以下图示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 ,D._________,E._________。
36、(6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 ; (2)+2价的铁元素 ;
(3)5个碳酸根离子 ; (4)缺少 元素会得株儒症;
(5)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 ; (6)不含金属元素的碱
37、如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明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操作
a.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c.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5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如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
请回答:
(1)进行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 ;
(2)操作c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还有一个优点是 .
38、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及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标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C.______;
(2)B仪器使用结束后,应用______盖灭;
(3)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除了用D仪器外,还需要用______;
(4)已知无色酚酞溶液遇浓氨水会变红色。装置E中,在丙烧杯中盛有浓氨水,甲和乙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甲丙两个小烧杯,发现甲烧杯中溶液变红,请用微观知识解释“变红”原因______,乙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39、有四瓶无色气体,他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1)用______去检验他们,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气体是______,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______,能使燃烧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是______。
(2)要想确定能使燃烧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是哪种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0、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粉比煤块燃烧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2)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