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能控制物质进出
B.④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
C.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是⑤
D.⑥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物质交换
2、小明进行了观察蚯蚓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靠近前端有一明显的环带
B.实验过程保持体壁湿润
C.触摸其体壁既粘滑又粗糙
D.在报纸上移动比在玻璃上移动慢
3、生苋菜浸在冷水中时水不变红,而煮苋菜时汤汁会变红。红色物质存在的部位与活细胞中阻止物质外流的结构分别是( )
A.细胞核、细胞壁
B.液泡、细胞膜
C.细胞核、细胞膜
D.液泡、细胞壁
4、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4可以表示一个基因,是DNA的部分片段
C.生物的变异都是由于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导致的
D.在同一个体所有细胞中,3的形态和数目不都是完全相同的
5、下表中记录的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表示有,“×”表示没有),正确的是( )
选项 | 特征类群 | 根 | 茎 | 叶 | 花 | 果实 | 种子 |
A | 藻类植物 | √ | × | √ | × | × | × |
B | 苔藓植物 | √ | √ | √ | × | × | × |
C | 蕨类植物 | √ | √ | √ | × | × | √ |
D | 被子植物 | √ | √ | √ | √ | √ | √ |
A.A
B.B
C.C
D.D
6、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下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丁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B.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水分下降最多的是甲
C.装置乙、丙分别和丁组合,可以探究气孔在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
D.装置甲和丁组合,可以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7、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是( )
A.有利于觅食
B.有利于避敌
C.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上述三项都是
8、当人体被细菌感染时,数目会显著增加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9、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视野较暗——镜筒上升
B.高倍物镜下——粗准焦螺旋调焦
C.更换物镜——转动转换器
D.镜头污染——干净的纱布擦拭
10、研究表明,吸食摇头丸、K粉和冰毒等毒品,均可导致精神分裂症,这说明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的( )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11、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壁由软骨支撑
C.肺泡壁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12、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C.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独立运行的
13、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森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茎中的筛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筛管是由活细胞构成的
B.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
C.陆生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这有利于气体更好地进行交换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对于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1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蜘蛛结网、公鸡报晓、猴走钢丝
C.青蛙冬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D.乌贼喷墨、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15、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16、下列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中,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蛛]丝[马]迹
B.[鸡][犬]不宁
C.[鹬][蚌]相争
D.[虎]头[蛇]尾
17、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的血管类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18、我们不仅应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这一理念牢牢铭刻在心中,还要践行在我们的行动中。下列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B.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9、如图表示人体某处血液流速变化,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表示动脉,该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Ⅱ表示静脉,可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
C.Ⅲ表示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该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Ⅰ→Ⅱ→Ⅲ
20、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量)的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燃煤取暖
B.焚烧垃圾
C.过度放牧
D.植树造林
2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场所是_____________ 。
22、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_____。
2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24、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叫做_____关系。
25、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的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
26、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作___________。
27、春季气候变化较为剧烈,正是流感多发季节。某校为了预防流感制订了一些相关措施,现列举如下:①加强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③落实晨检制度。校医或班主任每天早上应逐一检查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发热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上述材料,请运用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流感病毒进入人体,首先要突破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
(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资料中的第①条措施属于______,第②条措施属于______。
(3)小军被同学传染了流感,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小军在患病前属于____,患病后属于_____。
(4)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流感,可给在校健康学生打流感疫苗。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______(选填“抗体”或“抗原”),从而抵抗流感病毒的感染,这属于_____免疫,流感疫苗可称为______(选填“抗体”或“抗原”)。
28、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贮藏着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_____和_____。
29、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 ______ ,而病毒连细胞结构也没有,都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其遗传物质位于 ______ 部分。
30、如图所示,为人体肺部毛细血管网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的是____血,C内流动的是______血。
31、配伍题
(1)请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与其相应的细胞特点进行合理配伍。
(2)请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做法与其依据的原理进行合理配伍。
3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生理活动。(____)
33、下图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实验图。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均后观察试管中馒头颜色变化。
(1)1号试管不变色,2号和3号试管中馒头可能变成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与2号进行对照试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3)当以舌的搅拌、牙齿的咀嚼作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__(填试管序号)两种处理为对照试验。
(4)此试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在人的口腔内就开始被消化。
34、仔细观察草履虫结构图,请回答:
(1)草履虫是单细胞________。繁殖方式__________。
(2)草履虫靠[ ]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食物通过[ ]____进食,在[ ]_____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______排出体外。草履虫吸入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的是[ ]_______。
(3)图中甲、乙位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刨针把两滴培养液连接起来,乙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入食盐,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运动方向甲_____乙,乙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入肉汁,用箭头表示草履从的运动方向甲_____乙,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