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叶片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淀粉和氧气
C.氧气和水
D.二氧化碳和淀粉
2、某种鸟在繁殖期间,若发现卵掉落巢外,会用喙推动卵,直到把卵滚回巢中。若卵回巢过程中被取走,亲鸟仍会凭空继续做这些动作。下列对该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B.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
D.与蚯蚓走迷宫的行为不同
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新陈代谢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
B.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草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②过程开始的
D.图二中碳进入生物体A之后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5、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A.狐的变化曲线是A
B.鼠的变化曲线是B
C.草的变化曲线是C
D.大量猎狐,则鼠的数量迅速减少
6、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感人。土豆可食用的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 )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
B.块茎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C.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后运输而来
D.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累积而成
7、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互不联系,也互不影响
B.一般情况下,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将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低
8、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和松树的亲缘关系最近
B.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具有的共同特征也越多
C.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海带、松树、菜豆、扬子鳄、藏羚羊
D.藏羚羊与扬子鳄都属于脊椎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它们的最有效途径
9、如果将红松主干上的树皮环剥一圈,红松将会死亡,原因是( )
A.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B.根吸收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C.木质部得不到树皮的保护
D.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
10、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惊弓之鸟 大雁南飞
B.孔雀开屏 公鸡报晓
C.望梅止渴 老马识途
D.黄牛耕地 蜻蜓点水
11、下到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的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C.一块骨骼肌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D.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12、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表示“水生生物”
B.Q可表示“身体分节”
C.E可以表示“胎生”
D.F可表示“用肺呼吸”
13、与植物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14、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 )
A.一切生物的组成
B.生命活动的规律
C.生命的形成
D.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15、自1970开始,袁隆平等人在不同地区的田间地头,从成千上万株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水稻,为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在研究中利用了( )
A.生物种类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16、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生殖现象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7、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的生命活动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8、下列所述不属于性状的是 ( )
A.头发的长短
B.耳垂的有无
C.人的血型
D.眼皮的单双
19、黄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冬天,来黄山看雪吧!雪后的黄山,洁白晶莹,处处是冰挂、雾凇和云海,仿佛童话世界。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
A.冰挂
B.雾凇
C.云海
D.黄山松
20、以下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养鸡场,饲养着成群的肉鸡和蛋鸡
B.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C.农田中有一群蝗虫在破坏庄稼
D.黄昏一群蚊子在空中盘旋
21、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形态 | 等量馒头 | 碎屑 | 碎屑小块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 。
22、“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实际上是运用了_____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
23、在形成种子和果实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和________。
24、如图中,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二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三是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填数字或字母)
(1)图一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场所是[ ] (从图三中选填),是图一中所示的过程 (选填“A”、“B”或“C”)。
(2)图一中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是来自过程[ ] ,该过程中,水分散失的“门户”是图二中的[ ] 。
(3)图三中甲乙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4)农民常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农作物,他们可在夜间,通过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来提高产量,其原理是 ,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25、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光滑的玻璃还是毛玻璃上)
提出的探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和交流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讨论:为什么活动结束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26、每个细胞群都是由________相似、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7、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里的气体交换。
28、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某同学的手指突然受到针刺以后,手指皮肤中的[①] 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②传入神经传到[③] ,然后神经冲动再通过④传出神经,传到[⑤] 引起上肢相应的肌肉收缩,产生缩手动作.
(2)反射弧任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 正常进行.(“能”或者“不能”)
(3)③所指的结构在 (“脊髓”或者“大脑”)
29、生命在生物圈中不断延续和发展,桃李都可以进行有性生殖。而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重要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和_____,快速发育成_____的高新技术手段。
30、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 。
31、请将下列疾病与对应的病因连起来.
32、生物圈由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组成。( )
33、某班学习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几种生物。请回答:
(1)涡虫和蛔虫分别属于____________动物、____________动物(填动物类群)。
(2)蚯蚓身体分节,靠_________辅助运动。
(3)蘑菇属于__。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__。
34、下图中,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从A到D的过程为_______,此过程的结果是_______。
(2)从D到EFG的过程为______,图中EFG都属于_______,原因是:它们都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