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秦皇岛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康有为所说“变法”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A.改革政治制度

    B.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推翻清朝统治

  • 2、“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追溯历史,中国人民摆脱屈辱,“迎来浴火重生的曙光”,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新中国的成立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 3、“重走长征路”活动中,张强准备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

    C.翻越大雪山

    D.会师井冈山

  • 4、1956年,经历公私合营后的“王老吉药厂”改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这一变化(     

    A.体现了所有制的变革

    B.响应了实业救国的号召

    C.满足了对外开放需要

    D.迎合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 5、安徽省曾流传一段顺口溜:“出工九点半,就在田边站,男人叼袋烟,女人做针线。”这个场景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改革开放前期

  • 6、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鲁迅 康有为 陈独秀

    梁启超 李大钊 胡适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 7、1927年,汪精卫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这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B.北伐胜利进军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二次革命”爆发

  • 8、成为敌后战场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心的是(  )

    A.延安 B.西安 C.北平 D.南京

  • 9、康有为说过:“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学外国主要指的是学习西方的

    A.科学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教育

  • 10、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它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资政新篇》

    C.《革命军》

    D.《变法通义》

  • 11、2014年4月14日,习近平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我国空军一建立就参与了(  )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日战争

  • 12、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处于( )的统治时期

    A.克洛维 B.凯撒 C.查理 D.屋大维

  • 13、同学排演南昌起义的历史剧,在指挥现场的一幕中,可能出现的人物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

    D.朱德

     

  • 14、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按照民国纪年法计算,公历1919年应该是(     

    A.民国二年

    B.民国五年

    C.民国八年

    D.民国十年

  • 15、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在(     

    A.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16、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 17、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

    B.

    C.

    D.

  • 18、所有制改革是经济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只有在所有制改革上寻求突破,才是经济改革的唯一出路。下图老广告可以佐证的变革是(       

    A.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 19、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民国建立

    D.洋务运动

  • 20、下图所示反映了在全民族抗战中(     

    A.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抗日军民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

    C.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持久抗战的方针

    D.日军速亡中国的迷梦被彻底击碎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一场战争是_____。南昌起义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后,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_____的革命道路。1945年,_____ (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_____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2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97年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23、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

  • 24、1895年,________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请求变法维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_

  • 2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 26、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

  • 2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为中英“______”,中法“______”。

  • 28、中国共产党的成长的壮大,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和锤炼。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出相应的革命历史事件。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伟大战略转移是________

    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________

    ④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是________

  • 29、对号入座,勿张冠李戴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的条约_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实行()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根据下图回答:

    该图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毁坏的?  

    侵略军有哪些?

     

  • 3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它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起义有什么不同?

  • 33、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勇于探索,寻求强国救国之路。到20世纪初,中国革命揭开了新的篇章,开始了新的历程。总结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

    (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

    (4)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5)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运动。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召开。自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723日晚,13位代表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用青春书写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此踏上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征程。

    ——摘自李南清《奋斗百年路》

    材料二   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

    材料三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1)材料一中“这里”是在哪座城市?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经济、政治领域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邓小平“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他的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根据材料四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