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适者生存
2、猜一猜,图中符合元谋人特征的是
A.
B.
C.
D.
3、若要了解北京人学会用火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A.石器 B.灰烬 C.木器 D.陶器
4、东周建立于公元前770年,它应该是属于
A.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B.公元8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D.公元7世纪70年代
5、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贞观之治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玄奘西行
6、被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指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是
A.儒家——孟子
B.道家——老子
C.法家——韩非
D.道家——庄子
8、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的相同之处是( )
①统一本民族,建立民族政权
②统一全国
③少数民族的杰出政治家
④通过议和的方式解决与宋政权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在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 确的文化观”。宋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其风格在两宋中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 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边境贸易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10、唐朝时期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都城朝见大唐皇帝,表示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并尊称他为
A.“大汗”
B.“可汗”
C.“天可汗”
D.“成吉思汗”
11、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所做总结,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示中①②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①唐高祖 ②唐玄宗
B.①武则天 ②唐玄宗
C.①唐太宗 ②武则天
D.①唐太宗 ②唐玄宗
12、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隋朝创立科举制
D.秦朝建立皇帝制度
13、夏、商、西周在历史上被称为青铜时代,以下属于该时代的文物是
A.后母戊大方鼎
B.夫差的矛
C.湖北出土的乐器编钟
D.越王勾践的剑
14、歌曲《龙的传人》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A. 戎族 B. 鲜卑族 C. 华夏族 D. 蚩尤部落
15、古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就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其出现于谁有直接关系(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16、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刘辉 B.张衡 C.祖冲之 D.宋应星
17、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 )
A.汤
B.盘庚
C.武丁
D.禹
18、北京人学会了使用打制石器,历史上称为(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19、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A.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
B.秦朝统治者向陈胜吴广投降
C.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D.巨鹿之战秦军主力大败
20、假如你想了解北魏时期育种的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首选地书籍应该是( )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2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甲骨文的发现者是清朝人____。
22、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名家辈出,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中唐诗人 的诗歌讽喻社会、同情人们,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23、【治国方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他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道家学派创始人——
(2)儒家学派创始人——
(3)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4)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反对空谈仁义——
25、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请根据提示内容填空。
(1)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被辑录成的书是:(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
(3)东汉张仲景撰写的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医书是:(_____)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
(5)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品是:(_____)
26、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27、禹死后,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________。
28、______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后来武则天首创武举和______,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29、( )和( )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0、元政府管理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31、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相关事件等连线:
刘邦、项羽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 楚汉之争
司马迁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著《史记》
32、链接题: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宗教是——
33、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让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材料一、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新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几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