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铜陵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中国某一时代的形势图,由图片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最可能为下列哪一项(     

    A.春秋的尊王攘夷

    B.汉初的和亲政策

    C.北宋的“国际”关系

    D.元朝的对外贸易

  • 2、”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这里的丰功伟绩指的是(     

    A.开凿运河,营建东都

    B.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开元盛世,唐朝鼎盛

  • 3、在学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种植粮食作物

    B.穿着麻布衣服

    C.烧烤食物

    D.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 4、分析下面唐宋人口信息表,据此得到的信息是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北宋时南方的人口赶超北方

    B.北宋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人口锐减

    D.南方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中心

  • 5、要了解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情况,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历史笔记

    D.报刊书籍

  • 6、东汉时期形成光武中兴的直接根源在于( )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②汲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惩处贪官污吏  

    ④减轻或废除刑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7、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统一全国   ②国力强盛   ③制度创新   ④开凿大运河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8、下图是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他们是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请问他们是下列是哪种人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 9、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 10、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并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

  • 1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到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B.增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C.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的海上交通线

    D.时间长、规模大,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 12、运用表格进行总结是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以下表格的名称应为:宋代(     

    目的

    措施

    影响

    改变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局面

    提高文官地位,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军队战斗力减弱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A.加强中央集权

    B.重文轻武政策

    C.三省六部制度

    D.鼓励对外贸易

  • 13、孙中山先生曾写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里赞美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 D.

  • 14、看如图,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15、直播带货是时下一种新兴的职业,主播介绍说:“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去皮后称为小米,早期产于黄河流域,六千年前主要是半坡居民种植……”,主播代销的货物是

    A.高粱

    B.粟

    C.玉米

    D.小麦

  • 16、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城市的出现  ③家畜饲养  ④磨制石器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政权的分裂与民族交融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18、下列史实与赵匡胤无关的是

    A. 陈桥驿兵变   B. 杯酒释兵权   C. 加强中央集权   D. 主张宋辽议和

  • 19、北宋初年,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A. 陈桥驿兵变 B 、唐后期藩镇割据 C 、唐末农民起义 D、五代的频繁更替

     

  • 20、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的害处跟焚书一样,而对人才的迫害和影响比当年在咸阳郊区坑儒四百六十余人更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始终败坏人才

    B.统治者偏爱严刑酷法

    C.八股文阻碍思想进步

    D.答卷内容脱离了实际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 )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22、唐朝统治者对外奉行开放政策,许多国家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如______(国名)派遣“遗唐使”来华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消朝实行闭关锁国,只开放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人是______

    (2)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______主持修建的。

    (3)为沟通中外文明,开辟“丝绸之路”的人是______

  • 24、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在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东汉后期,张角领导的________,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5、为了巩固对辽阔土地和殷商遗民的统治,西周推行了_____制;200年,_____与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打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 26、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是_______.

  • 27、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代表了当时石窟技术的最高成就。

  • 28、治世的表现(治国效果):政治___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人民生活_____________。国力有很大增强,国库钱粮充盈。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______________”。

  • 29、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 ______;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______

  • 30、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浙江余姚的________遗址。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陕西西安的________遗址。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退避三舍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巨鹿之战

    围魏救赵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桂陵之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写出与下列帝王相关的盛世局面:唐太宗:________,唐玄宗: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