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城濮之战
D.洛阳之战
2、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在元朝,这一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回回司天监
D.澎湖巡检司
3、战国时期,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4、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此中的“动乱”指的是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李自成起义
5、据记载,北宋工匠制瓷时发明了“火照”测定窑温的技术,便于推断温度的高低。这表明北宋时期制瓷业( )
A.部门类别齐全
B.技术工艺高超
C.商品出口海外
D.技术传承有序
6、下面内容是中国古代一本科技著作的目录节选,由此判断这本著作可能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7、下图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关于这部“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齐民要术》书影
A.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是南朝的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
C.记载的内容全部来自古书整理
D.突显了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8、下列制度是西周时期开创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9、“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 )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金与南宋
10、下面四个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是“远行”,其中一个人物的“远行”,属于民族交往范畴,他是
A.
B.
C.
D.
11、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这一考试形式的始创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1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的东汉名医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蔡伦
D.华佗
13、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他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形制,统一度量衡等 ②他采用皇帝称号,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④他的统治最终被陈胜吴广起义推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在春秋时期称过霸又在战国成为七雄之一的是
A.魏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
15、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扭转乾坤、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长平之战发生在
A.齐国和楚国之间 B.赵国和秦国之间
C.秦国和魏国之间 D.赵国和魏国之间
16、下列地名是北京在历史上的不同称呼,请按时间先后排出顺序
①大都 ②中都 ③涿郡 ④北京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17、铁制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下列图片反映的铁制农具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18、“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饱含忧国忧民的神情的特点。”这里的“他”是唐朝的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19、发生在东汉末年,同时又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奠定基础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0、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社会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闭关锁国 ③官场腐败,军备废弛 ④京剧兴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1、中国文字与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商周时期出现的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称为铭文,也叫_______。
(3)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4)汉代________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5)王羲之的代表作品___________,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22、距今约3万年的_____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有了审美意识,会埋葬逝者。
23、____之战后几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____之战后,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
24、大运河以___为中心,北抵___,南至___,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5、唐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吐蕃关系友好,其中先后嫁入吐蕃的两个唐朝公主是______,_______。
26、填空题
(1)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 ,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汉武帝在位时期,实施“ ”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2)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 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3)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
27、“东瀛(日本)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 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位高僧是( )
28、战国七雄分别是哪七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隋朝杰出工匠____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隋唐时期开凿的________保留了大量壁画、彩塑、佛经和文书,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30、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抗元名将是_____。
31、连线题。请将下面与之相关的连起来。
西夏 蒙古族 赵匡胤
辽 党项族 耶律阿保机
金 契丹族 元昊
元 女真族 阿骨打
北宋 汉 族 忽必烈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科技成就或作品。
(1)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印刷技术——
(2)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的药物学著作——
(3)“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鉴真大师穿越时空再次离乡,东渡赴日续写中日情谊。2016年5月12日,在鉴真大师的家乡扬州文峰寺码头举行新鉴真像东渡启航仪式,现场数万民众恭送“鉴真大师”登船离乡。此次东渡的是一尊干漆坐像,将供奉于日本壬生寺。
材料二:2014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高清史诗纪录片《玄奘之路》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印度总理莫迪,习近平强调,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经,然后把佛经带回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鉴真和玄奘出访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玄奘和鉴真出访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