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的背景下,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下列项中属于元末明初时期的长篇白话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儒林外史》

    C.《红楼梦》

    D.《西游记》

  • 2、2018年2月,下图(《步辇图》)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关于该图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它是唐明开明民族政策的体现

    B.它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

    C.它描绘了唐玄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

    D.它是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

  • 3、陈胜、吴广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下列哪句话最能体现他们的英雄气概?(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福兮,祸之所伏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4、1947年夏,刘邓大军队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 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 标志着战略大决战的开始

    C.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 5、为了实现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大规模治理黄河 B.颁布“推恩令”

    C.铸币权和盐铁经收归中央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6、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该表可知(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胜过北方

  • 7、剧院正在上演一部古典名剧,舞台上“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请据此情节找出这部剧本的原著

    A.《单刀会》

    B.《周公摄政》

    C.《西厢记》

    D.《窦娥冤》

  • 8、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儒墨道法等学派

    C.佛教传入中国 D.道教的创立

  • 9、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人物是(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 1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民族交融的发展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1、冬季是“流感”的常发季节,各学校都开展了多种预防流感的知识宣传和讲座,“预防胜 于治疗,健康在于预防工下列人物中,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 1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两汉时期

    D.元朝时期

  • 13、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②金③西夏④南宋⑤元⑥契丹

    A. ①②③④③   B. ①⑥③②④⑤   C. ⑥①③②④⑤   D. ⑥①③④②⑤

  • 14、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 )

    A. 581年   B. 589年   C. 681年   D. 1206年、

     

  • 15、某历史学习小组准备以“辉煌灿烂的两汉科技与文化”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对于初步收集的素材(见下表),需要仔细甄别正误。请你帮他们辨析其中正确的一项(     

     

    姓名

    成就

    A

    蔡伦

    最早发明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

    张仲景

    著《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的理论

    C

    司马迁

    编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春秋》

    D

    王羲之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誉为“书圣”

    A.A

    B.B

    C.C

    D.D

  • 16、十四世达赖喇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通过转世确定继承人,但“达赖喇嘛”这个封号是中国中央政府册封的,不是任何个人随意说了算的。“达赖喇嘛”封号必须经过中央册封始于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 17、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周的历史时,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C.商王盘庚时曾迁都到亳

    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 18、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 19、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是(   )

    A.刘徽 B.祖冲之 C.张仲景 D.张骞

  • 20、汉武帝时,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家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他的主张应是(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玄宗时,____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 22、黄巾起义的影响: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________

  • 23、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主张“_______”,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佛教的创始人——

    (2)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3)他的思想整理成《论语》

    (4)刘备“三顾茅庐”请出——

    (5)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 25、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_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________

  • 2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时期在历史上被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个时期。

  • 27、在诸侯争霸时,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的诸侯是_________

     

  • 28、图A书籍是明代将领__________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图B人物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__________

  • 29、商周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______

  • 30、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铜、________、铅三种金属按比例铸造而成的一种合金。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问鼎中原   春秋首霸

    长平之战   晋楚争霸

    尊王攘夷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孔子

    因材施教   秦赵争霸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机构

    (1)元朝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2)元朝设置的管理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

    (3)宋太祖设立于各州府,分散知州权力的机构——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读下图回答:

    ①写出图中物品和文字的名称。

    ②图一和图二的物品共同反映了商周时期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达?

    ③图三中的文字是1899年清朝人谁首次发现的?该文字反映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