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呼伦贝尔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是指东汉(  )

    A.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B.封建帝制土崩瓦解

    C.皇权和相权矛盾激化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 2、下列图片与北京人生活时期相符的是

    A.

    B.

    C.

    D.

  • 3、公元25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的光武帝是

    A.王莽 B.刘恒 C.刘秀 D.刘彻

  • 4、七年级(5)班学生课余时间排演历史短剧《唐玄宗》,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A.为任用贤才,有一次,他亲自召集县令进行考试

    B.某年大旱,他号召地方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C.他亲自罢免某位铺张浪费的地方官员

    D.他采纳贤臣魏征的意见

  •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6、《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半坡聚落时期

    C. 尧舜禹时期 D. 黄帝和炎帝时期

  • 7、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 8、三国时期,曾派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的政权是(       

    A.魏

    B.蜀

    C.吴

    D.西晋

  • 9、寒假将至,小华计划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所在地游玩,他应该去(     

    A.云南省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半坡村

    D.浙江省余姚

  • 10、如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最初流通于(     

    A.北宋时期,四川地区

    B.南宋时期,四川地区

    C.北宋时期,都城东京

    D.南宋时期,都城临安

  • 11、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的主题之一。下列再现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是(   

    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

    D.《甲午风云》

  • 12、《清明上河图》是画家张择端以清明时节汴河两岸众生百态所作的一幅传世名画,他创作这幅画的时代是

    A.北宋

    B.明朝

    C.南宋

    D.元朝

  • 13、下列思想家,属于春秋时期的有

    A. 老子

    B. 孟子

    C. 庄子

    D. 孔子

     

  • 14、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宋代得到很大发展,涌现出了众多风格不同的词人。其中一位词人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这位词人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关汉卿

  • 15、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元朝时统辖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御史台

  • 16、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居民遗址

  • 1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人民大力拥护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 18、下图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A.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

    B.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

    C.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D.沟通南北,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 19、“轩辕胄裔,肃戴虔敬,谨备尊礼,恭祭圣灵”这是今年清明公祭轩辕典礼祭文部分内容,其中“圣灵”应该被尊称为

    A.人文初祖

    B.大禹

    C.天子

    D.部落首领

  • 20、西汉后期,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的是( )

    A. 嬴政   B. 刘邦   C. 项羽   D. 王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靖康之变   B. 南宋建立   C. 岳飞遇害   D. 绍兴和议

     

  • 22、下图是_____朝的_____

  • 23、秦于________年统一全国。

  • 24、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   活动范围:______________  发明与贡献: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  

    (2)黄帝  发明与贡献:①;   ②。

  • 25、_______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

     

  • 26、山顶洞人己经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 27、距今年代和生活地域:说出半坡人的生活年代和生活地域。

    时间:距今约_______千年。生活地域:陕西西安附近的_______村,主要生活在_______流域。

  • 2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_______建立。   

    ②北魏统一北方:439年统一____,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出现了______的趋势。

  • 29、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________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

  • 30、明朝时期科技、建筑取得很大成就,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为防御蒙古贵族,明朝先后18次修建了东起鸭绿江、西至______的万里长城。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小李同学正在研究唐朝兴亡史,他把唐朝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归纳,但不小心把顺序搞乱了,请你把正确的答案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李渊称帝   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盛世   唐朝统治遭到致命打击

    安史之乱   唐朝建立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后梁建立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为相的是:

    (2)全身心投入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3)黄帝时期创造了文字的是:

    (4)黄帝时期制作出音律的是:

    (5)黄帝时期发明出算盘的是:

    (6)请列举出两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名称:

    (7)请列举出两种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8)铁制农具出现的时期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因此他得到了少数民族怎样的尊重?

    材料二:

    国号

    建立时间

    都城

    民族

    建立者

    10世纪初

    上京

    耶律阿保机

    北宋

    960

    开封

    汉族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兴庆

    元昊

    1115

    会宁

    女真族

    (2)以上是小飞同学收集并制作的一个表格,请你完成上面所缺内容。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3)“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请各举一例说明南宋与金的关系。

    材料四:

    (4)材料三所示的疆域是哪个朝代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该朝代如何加强对A、B两地的管理?

    (5)综合以上探究内容,谈谈这对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有何借鉴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