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广东阳江一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

    A.负金请罪 决口不提 不记其数 路不拾移

    B.乾龙腾渊 兵慌马乱 振耳欲聋 应接不瑕

    C.哀鸿遍野 生灵涂炭 玲珑剔透 心旷神怡

    D.津津有味 举世闻明 众星共月 眉开眼笑

  • 2、《猎人海力布》中的海力布是一个(  )

    A.打猎高手

    B.自私自利的人

    C.善良的人

    D.舍己为人的人

  • 3、语音调配站。用“√”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隔(zhī zhǐ)         一水(jiān  jiàn)

    山(chóng zhòng)    (bàn pàn)

    意万(chóng zhòng)   碎(guō   guā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仿写词语。

    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识见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综合学习。

    观察下边三幅书法作品。

    (1)第②幅作品节选于《九成宫醴泉铭》,它的作者是( )

    A.欧阳询       B.柳公权       C.王羲之

    (2)第③幅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桃源行》“桃源”这一素材来源于《桃花源记》,其作者是东晋著名文学家( )

    A.王维       B.陶渊明       C.龚自珍

    (3)下面的词语不能用来形容这些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A.笔走龙蛇     B.龙飞凤舞       C.龙腾虎跃

  • 6、规范书写词语。

     

     

  • 7、在句子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关联词造句。

    1_______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________不相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天上没有什么好的,你________不用回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è  jiānɡ qiān  yí bó lǎn qún shū zhèng tuō   dàn  shēn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文学类阅读。

    九步之暖

    朱砂

    ①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②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③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那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④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⑤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⑥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露露也在病床上睡得安稳,苍白的脸上露出恬静的微笑。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⑦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⑧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⑨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⑩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地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选自《中国少年文摘》2010年第7期,文字有删改)

    【1】以下不是本文描写到的一个场景是   

    A.一哲画画给露露看

    B.一哲病愈走出医院

    C.一哲为露露讲故事

    D.一哲在病房走几步

    【2】除了露露和一哲,本文还写到了其他几个人物,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哲的父亲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的孩子。

    B.对露露的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是个很乐观的人。

    C.“我”起到线索的作用,将本文的前后的故事串起来了。

    D.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黯然垂泪,是在为女儿的病情担忧。

    【3】文中露露和一哲相约“看大海”,你怎么理解这个约定?以下最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约定。

    B.露露毫不知情,她的约定是随口说说的。

    C.露露不知情,一哲不点破,还郑重其事地约定,可见一哲是个骗子。

    D.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约定,一哲要借此让露露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自己也更相信未来。

    【4】露露和一哲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各不相同。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完成导图。

    【5】本文有比较多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哪一两处给你印象最为深刻,请用波浪线画出来,再谈谈你体会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6】医院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是个冰冷的地方,但是本文中的病房却让人心生暖意。亲爱的同学,你的住院经历中,也有过这样“心中一暖”的时刻吗?请你写下当时的场景,并谈谈当时的感受。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那请你谈一谈在你的生活中“心中一暖”的小故事,以及当时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陶校长的演讲(节选)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1陶校长就是人民教育家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说说真人是指什么?_______

    4真人这个词,我联想到了陶行知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12、理解句子。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你能给这段话中划线的词语换个说法吗?如果把划线的词语改为行吗?为什么?

     

  • 13、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用“______”画出点名中心的句子。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___________

    (2)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前。   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群段研读

    片段一: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选自《跳水》

    片段二: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选自《琥珀》

    【1】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只有“四十秒”却说“时间太长”?

    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那么长,却说“一转眼就过去了”?

    ____________

    【3】比较两个片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

    ____________

  • 15、文学类文本阅读。

    晨曦里的莫高窟

    李宝堂

    ①记得第一次到莫高窟,是在我大学学习的时候。从那以后,莫高窟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几十年间不分春夏秋冬,数十次到访。或参观洞窟,或临摹壁画……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②在莫高窟,我瞻仰过雄伟壮观的弥勒大佛,临摹过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慈眉善目的菩萨和神采飞扬的飞天,描绘过姿态万千的“反弹琵琶”……正是在这“东方民族之文艺渊海”,我寻到了中国美术的古老渊源,确立了“心随敦煌”的艺术追求。

    ③多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感受金秋时节莫高日出的壮美。

    ④大约清晨七点钟,我登上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站在山顶,微风吹拂,山色朦胧。而鸣沙山和莫高窟静静地沉浸在黎明的晨曦里。

    ⑤很快,天边泛起了红色,群山渐渐亮了起来。我知道太阳就要出来了,连忙来到正对莫高窟九层楼的宕泉河畔,等待莫高日出的动人时刻。

    ⑥八点二十几分,太阳出来了,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高峻厚重的山体,连绵起伏的沙丘,自然流畅的流沙线条,温暖厚重的赭红色彩和涌动着的大漠气息,在明亮的晨光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时,就像一块大幕缓缓拉开,阳光渐渐下移,刹那间照在了依崖而建的九层楼上。只见宏伟的九层楼渐次变得清晰,高耸的攒尖宝顶、错落的彩绘窟檐、挺拔的红色立柱和高深莫测的红门,在阳光下光彩熠熠,亮丽夺目。陡峭的崖壁和一个个洞窟也瞬间显现,凹凸有致,光影斑驳,如梦如幻。

    ⑦很快,阳光倾泻于莫高窟前繁茂的树丛上,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飞鸟凭空翱翔,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

    看着眼前的美景,我激动地挥动画笔,记录下这醉人的绝美瞬间。和煦的阳光把九层楼、石窟、崖壁和秋树染得绚丽灿烂,人物与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优美的情调和意境。

    ⑨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幅画作,更是把莫高窟的秋天、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2-05-24,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魂牵梦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彩熠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⑦段“很快,阳光倾泻于莫高窟前繁茂的树丛上,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飞鸟凭空翱翔,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看着眼前的美景,我激动地挥动画笔,记录下这醉人的绝美瞬间。”体会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感情,并把它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话:“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幅画作,更是把莫高窟的秋天、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中。”联系全文想想,作者“永远镌刻在心中”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乐园。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是初病的几年,我面对日趋恶化的疾病、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一切不幸。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母亲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子去借,她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天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由于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①______(A.由于 B.虽然 C.尽管)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报纸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②______(A.信心倍增 B.其乐无穷 C.宠辱皆忘)。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2】文中“清洁溜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这”指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作者详细地写了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5】短文的结尾段含义深刻,请你从这段文字中提炼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题。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有幽默感在许多国家里,是对人极高的赞赏,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淡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了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了尴尬的场面,又作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尴尬:_________

    譬如: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表现儿子幽默的语句,读一读,幽默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阐述“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时,举了两个例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了_____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

  • 18、阅读

    蜜蜂的舞蹈语言

    每逢春暖花开之际,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花朵里钻进钻出,忙个不停地采集花蜜和花粉。那么,当一只蜜蜂找到了鲜花盛开的蜜源后,是怎么通知同伴一起来采集的呢?

    奥地利一名科学家决心解开这个谜。他将一只盛有蔗糖溶液的碟子放在临近蜂巢的地方。不一会儿,一只工蜂发现了蔗糖溶液。趁着工蜂在碟子中光顾蔗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这只工蜂的背上涂了一点红色的颜料。他追踪着那只涂着红点的工蜂,看着它飞回了蜂巢。过了一会儿,成百上千只蜜蜂从蜂巢里飞出,一起飞向放着蔗糖溶液的地方。奇怪,那只背上涂着红点的蜜蜂是怎样向同伴通风报信的?于是,科学家制作了一只特殊的蜂箱,蜂箱的一面用玻璃来代替木板,以便能看到蜂箱里发生的情况。终于,他发现了蜜蜂报信的秘密。

    涂上红点的蜜蜂回到蜂箱里,便不停地做着一种有规则的飞舞。其他工蜂立刻围上来,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接着,围观的工蜂也模仿着飞舞起来。随后,大家跟着涂着红点的蜜蜂一起拥出蜂房,径直飞向盛蔗糖的碟子。

    科学家观察到,如果发现蜜源的蜜蜂回来后,先飞一个圆圈,然后反方向再飞一个圆圈,这是“跳圆圈舞”,这是在报告距蜂巢约50米内有蜜源。如果报信的蜜蜂先飞半圈,然后直飞回来,换个方向再飞半圈,飞舞得像个“∞”字,而且,它在直飞时,腹部末端还不停地摆动,是“跳摇摆舞”。如果蜜蜂在1分钟里飞舞出30多个“∞”字,而尾部摇摆的次数较少,是在说蜜源大约距离蜂巢200米左右;如果它1分钟只飞了8个“∞”字,而尾部却摇摆得非常频繁,这是在表示蜜源离蜂巢很远,大约6千米左右。

    蜂巢里是漆黑一团的,其他的工蜂能看清找到蜜源而回来“跳舞者”的“舞姿”吗?当然看不清。不过,蜜蜂自有办法,它们会像盲人用手指摸着“看”书一样,用它们的触角来了解对方跳的是什么舞,“舞蹈”节奏有多快。瞧,这多有趣!

    1读短文,想一想:文章是围绕哪个问题展开叙述的?请找到这句话,并正确地抄在格子内。

    2根据要求,理解后填空。

    (1)“于是,科学家制作了一只特殊的蜂箱,蜂箱的一面用玻璃来代替木板,以便能看到蜂箱里发生的情况。”句中“以便”是表示下文所说的目的希望能够实现。科学家制作玻璃蜂箱的目的是_________。短文第二段,科学家悄悄地在工蜂的背上涂了一点红色的颜料,以便______________

    (2)“随后,大家跟着涂着红点的蜜蜂一起拥出蜂房,径直飞向盛蔗糖的碟子。句子中“径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在这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二段至第四段,简要填写科学家做实验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报信秘密

    4读短文第四段,根据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舞蹈语言

    蜜源与蜂巢的距离

    跳圆圈舞

    _____

    _____

    _____

    大约200米左右

    1分钟只飞了8个“∞”字,而尾部却摇摆得非常频繁

    _____

     

    5读了短文,你是否相信科学家通过这样的科学实验已经揭开了蜜蜂报信的秘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我双脚够不底,身子像铅块般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乎要,水还一个往嘴里涌。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我拖到岸上。

    (1)文中的加点字都是多音字,请给出它们在文中的读音。

    着( )地( )觉( )

    得( )涨( )几( )

    炸( )劲( )将( )

    (2)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一句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作者沉没水中时,写了身体哪些部位,相关的动词是什么?

    例:双脚   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老师每天的工作都很沉重,但他们毫无怨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缩句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 22、句子训练营。根据提示写句子。

    (1)报警的(   )不是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填上关联词,并用所填词造句)

     

    (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缩句)

     

    (3)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改为反

    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触动我心灵的一件事

      提示与要求: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事情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选择其中一件事写下来。注意写清这件事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叙事要具体生动,字数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