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B.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C.《草船借箭》中周瑜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很高兴,是因为周瑜知道诸葛亮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这样打仗就有兵器了。
D.《景阳冈》选自小说《三国演义》,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上好汉的故事。
2、下面关于书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C.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D.书,是万恶之源,它毒害了无数人的心灵。要不,秦始皇怎么会下令焚书坑儒呢?
3、下面对语文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写说明性的文章,语言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但是无论哪种风格,对事物的描述都要准确、清楚,不能言过其实。
B.阅读中我们要尽可能提高阅读的速度,所以只要读得快就可以,对于文章的内容可以一知半解。
C.民间故事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故事的创作者,讲述中我们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给故事“添油加醋”,让听众感觉到生动、有趣。
D.作者的情感往往蕴含在场景和细节的描写中,关注场景和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安然无恙”和“藕断丝连”这两个成语生动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 、 的特点。
5、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的配合,_____的大小,一切都很 ____________。
⑤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___,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_____,少年自由则国自由,__________,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________。
6、拼音泡泡堂。
(1)母亲的一番话jī lì(______)了他,他决心duàn liàn(______)自己的身体,筑造健康的bǎo lěi(______),并且biān cè(______)自己不断努力,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2)我们在树下xiē(______)息,听着chán(______)鸣,吹着凉风,感到qīng xǐng(______)了许多。
7、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完好无( ) 不( )下问 如( )如痴 引入歧( )
美中不( ) 失( )落魄 与国无( ) 金碧辉( )
读到画“ ”的词语时,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用两三句话写一写,注意要体现词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8、我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明明上课不认真,他觉得自己还小,以后再学也来得及。老师用岳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来劝导他。妈妈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劝他说:“多少事,__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爸爸用葛洪的名句“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 来勉励他。
(2)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的爱国情怀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林升在《题林安邸》这首诗中对权贵们发出愤怒的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爱国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唯独放不下的一件事是“ ____________”,他嘱咐儿子,千万别忘记把“_____________”的喜讯告诉他。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___,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冠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堪称“中国速度”。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数据对比如下:
医院名称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编设床位(个) | 建设用时(天) | 参与建设人数 | 其它 |
武汉火神山医院 | 3.39万 | 1000 | 14 | 4000+ | 功能齐全,5G网络全覆盖 |
武汉雷神山医院 | 7.97万 | 1500 | 10 | 7000+ | |
北京小汤山医院 | 2.25万 | 1000 | 9 | 4000+ | 收治全国1/7的“非典”病人,病死率世界最低、医院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 |
【1】非典疫情期间建设的专门医院是______,新冠疫情期间建设的专门医院是______。
【2】以上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体现“中国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阅读
美国海关。一批被没收的脚踏车决定拍卖。拍卖会上,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十岁出头的小男孩喊价,他总是以5块钱出价,然而,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以30或40美元把脚踏车买去。拍卖会中间休息时,拍卖员好奇地问那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手里只有5块钱。
拍卖会连续进行,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同样的价钱,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格买了去。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那个总是常常首先出价的男孩。
人们,他们在思考自己可以为这位可爱的男孩做点什么。
眼看拍卖会就要结束了,这时只剩下一辆最棒的脚踏车,车身亮晶晶的,有多种调节挡,10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问 谁出价 这次站在最前面 几乎已经绝望的小男孩鼓起了最后一丝勇气 他轻轻地说了一声 5块钱
拍卖员停止了喊价,默默地站在那里。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更没有人喊价。拍卖员唱了三次价,大声说:“这辆脚踏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此语一出,全场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
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的五元钱,买了那辆漂亮的自行车,脸上绽出了灿烂的笑容。
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去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和欢乐。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3)文中第4自然段每一句都有一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
(4)写反义词。
聚集( ) 绝望( ) 增添( ) 美好( )
(5)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男孩,拍卖会后你会对在场的人说些什么?写在横线上。
(6)认真读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__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之心。你们看它________,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________,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________你们要像花生,它________不好看,________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按原文填空。
①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__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之心。你们看它________,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________,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②________你们要像花生,它________不好看,________很有用。
【2】 “体面”的意思是________。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
①人不要讲体面,而要做对他人有用的人。
②做人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能做徒有外表而无德无能的人。
③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而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12、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午
①从小,我就逃避午睡。
②那时候,在北方乡下,我们家的院子很深,本来就静,午睡的时候就更静了。
③母条总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却常常在母亲睡着以后,悄悄地( ),轻轻地( )那一尺高的门槛,( )开着荷花的院子,( )通往后花园的小门,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④看!后花园真是色彩丰富!
⑤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⑥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越来越肥胖的茄子。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
⑦右边是花房,里面住着胆小娇贵的南方来的花。
⑧祖母说,花园里面有狐仙,不许小孩子进去。我总是偷偷地往里走两三步,然后站在满是泥土的台阶上,想象狐仙的样子。
⑨在我想来,狐仙是个爱午睡的老爷爷,留着长长的白胡须,穿着和胡须同色的布裤子。
⑩“即使他发现我进来,他也懒得干涉我的。”我想。
⑪而且,他可以同花朵们住在一起,我是多么羡慕他呀!
⑫地上总是有很多蚂蚁。它们一向勤劳,不停地忙着。
⑬我看着它们匆匆地忙来忙去,可以看很久。不知为什么,它们那样吸引我的注意。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瘦小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⑭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⑮现在,在这炎热的小岛上,我仍旧喜爱夏日的中午,我仍旧逃避午睡,因为那一大片绿色的稻田。风从海上缓缓地吹来,吹过院中大叶子的树木,发出湖水一般的声音。只有在炎热的夏日中午,才会有这样带着凉爽的声音!
⑯我坐在房前的躺椅上。
⑰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日中午的阳光里。
⑱我逃避午睡,因为我爱这世界。
(选自台湾作家罗兰的《罗兰小语》)
【1】“逃避午睡”是短文的线索,这个词在短文中出现______次。作者小时候逃避午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年以后逃避午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第⑤⑥⑬段分别写了三幅有趣的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给图画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蚂蚁图。
【3】从短文的第⑤、⑥、⑬段,读者可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个段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鳝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
林清玄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浓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
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布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鳝鱼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
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固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布满了美味的魔术。
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到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1】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文中一处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道“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请发挥想象写出妈妈当时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鳝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为题,有什么好处?( )(多选)
A.新颖别致。鳝鱼骨里怎么会有妈妈的味道?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揭示文章中心。鳝鱼骨不仅美味,更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C.点明文章线索。本文以鳝鱼骨为线索,写妈妈用鳝鱼骨熬制骨汤、炸鳝鱼骨做美味的事。
D.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点明文章内容与鳝鱼骨有关。
14、阅读《快手刘》(节选),完成小题。
快手刘(节选)
冯骥才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荼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地下钻过去的?
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己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他那时过40多岁吧,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
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快乐呢!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便宣的价格。______
(2)形容话多,说不恰当的话。______
【2】快手刘,外貌特点:______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特长: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选择合适的选项。
A.扬扬得意 B.疑惑不解 C.信心满满
(1)“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______
(2)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______
(3)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送六年外卖的人
一位辍学的孩子,到城里寻活干,找了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每月工资不高,但活儿很辛苦,高峰期一天得送六百份快餐。
他人瘦小,又腼腆。熟悉他的客人问:“是不是不想上学,逃学来打工的?”他说是,但不是为了赚钱,这个回答让人惊讶。他母亲病了,常年药物不断。父亲是个残疾人,在集镇上摆了一个烧饼摊。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孩子就在那家快餐店干,他有过许多新伙伴,但他们都干不长,少则一月,多则三月,都受不了那微薄的工资而跳槽了。
他干了六年,从一个小孩长成青年。远近市场的商贩们几乎全认识他,六年时间,他们也把小孩子认同为快餐店的老板。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新来的女孩问他:“每个月赚多少?”他红着脸说:“三百。”她不信,说你也是一个小老板,怎么可能只赚三百。他说自己只是个送外卖的。有人说,他的确是个送外卖的,六年前就是。但他们就是不明白这孩子的眼中为什么只有外卖。他笑笑。但几个月后,他真的辞去了快餐店的工作,开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家政服务公司城里很多,竞争激烈,不会有太多的生意,但是他的公司却生意爆满。
原因很简单,他在送外卖的六年中,认识了几千位生意人,生意人是城里最需要家政服务的群体,而他给他们留下了最好的印象。当他在城里开起第四家连锁公司,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膨胀的时候,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送外卖的孩子,怎么可能单枪匹马在无缝可钻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他自己说:“很少会有一个人送六年的外卖,在这个城市里有吗?”道理竟然简单得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顶梁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膨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男孩为什么送了六年外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男孩成功的秘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加运动量。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学生超重、肥胖统计图
(材料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喝牛奶和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据《某市2019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该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一日三餐,三餐要合理,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
【1】请在材料一中找出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信息。
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3】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嫦娥奔月
后羿射下九日,为人类立了大功,却把太阳的父亲帝俊惹怒了。帝俊就不许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再回天宫。
后羿对这件事满不在乎,嫦娥可不高兴了。她不愿意在地上老死,整天伤心流泪。后来,她听说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有一种长生不老的药,就叫后羿到昆仑山上去,向西王母讨这长生不老的药。
后羿跋山涉水,不怕艰险,勇敢地爬上了昆仑山顶,拜见了西王母。西王母知道了后羿的来意,又见他不怕艰难,就把葫芦里装的长生不老药送给了后羿。后羿回到家,摇着葫芦对嫦娥说:“这葫芦里的药够咱们两个人吃,吃了就不会死了。”嫦娥听了很高兴,又听后羿说,这两个人吃的药,要是让一个人吃了,就可以飞到天宫里去了。嫦娥一心想回到天宫去,一天趁后羿不在家,就一个人偷吃了长生不老药。
嫦娥刚刚吃下了药,身子就一下子变轻了,飘出了窗口,升上了天空。飘着,飘着,眼看快到天宫了,嫦娥怕抛下后羿,自己回天宫受到天神们的责备,就一转身,朝月宫飞去了。
谁知月宫里非常冷清,只有桂花树和玉兔陪伴。
【1】请你根据上文的内容,续写出这篇童话故事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后羿和嫦娥的性格特点。
后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童话故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表现了他们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来有一天,假如你成了宇航员登上月球,见到了玉兔和嫦娥,那将是什么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像,写出当时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松 鼠(节选)(12分)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温和 暖和 温暖)。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结实 坚硬)。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服 舒适 闲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 遮挡 遮盖)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在括号里的正确词语后面打“√”。(2分)
(2)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①错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勉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文中画“____”句子中的加点字,请你也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介绍了松鼠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说明了松鼠的_____ ________,进一步突出了它________的特点。(3分)
(5)“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一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应接不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我们”这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之所以这次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三自然段加点的两个“到处”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句话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双引号,第二个没加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学会了飞。我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改变语序,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乐园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以“父母的爱”为话题,记下你享受到的爱的故事。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感人。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