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例句中带点的词语表达的感情相同的句子是:( )
例: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A.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
B.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C.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D.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人是不文明的行为。
B.本次课堂练习,同学们普遍的成绩进步很大,老师很高兴。
C.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D.我们平时要多做运动,锻球身体,增加体质。
3、孟姜女为了( )经过千辛万苦,到了长城脚下。
A.寻夫 B.拜访朋友 C.游玩 D.服劳役
4、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示儿》这首诗中表达诗人遗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这首诗中描写月亮和清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这句话主要写 __,作者使用了 __说明方法。
4.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而对别人__________的人。
5.《将相和》这一课让我们学会了两个历史成语_________和_________。
5、拓展空间
1.《论语》是______的语录结集,是____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书”。我能默写两句《论语》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歌文化高度繁荣,我知道的唐代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诗人经常游山玩水,写景言志,不同的景物描写会抒发诗人不同的情感。跟随________,我们从“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满怀愁绪;
跟随________,我们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其他的写景诗句:________________。
3.我能写一条关于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薄弱__________ 哗笑__________ 监狱__________ 血泊__________
薄片__________ 哗啦__________ 监生__________ 停泊__________
7、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所当_____ __________有序
__________归赵 完_____无_____
同心__________ _____发冲_____
①把别人的东西用完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的还给别人。
②战士们看到班长牺牲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__,发誓为班长报仇。
8、同样是“吃”,有不同的说法,请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吃”的词语。
(1)吃的是液体的东西 ( ) (2) 吃的是坚硬的东西 ( )
(2)用牙齿磨碎食物 ( ) (4)不经咀嚼就咽下去 ( )
9、课内巩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为了使编写的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 )
A. 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亲自到郊外考察历史的遗迹。
B. 他四处奔波,考证研究。
C. 面对孤灯,日夜读书。
【2】一部新的《国榷》诞生是如何得来的? ( )
A. 这是谈迁终日奔波得来的。
B. 这是谈迁重新照着第一次的样子再次写出来的。
C. 这是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重新考察、寻访、奋笔疾书的结果。
【3】读读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
A. 使新的《国榷》与之前的不一样
B. 使《国榷》更加完备、准确
C. 使内容更加完整、具体
【4】文中的“崎岖和坎坷”比喻 。“厄运”的意思是 。 谈迁遇到的“崎岖和坎坷”是指 ,谈迁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 。( )
A.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B.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国榷》被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C.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名垂青史
【5】“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句话的含义是: 。 ( )
A. 只要有重新再来一次的勇气就一定能成功。
B. 只要坚定信念,满怀希望,就可以战胜厄运,获得胜利或成功。
C. 所有的事情只要从头再来就可以获得成功。
10、阅读理解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 “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断断续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比作了( )。
【3】用“ ”画出文中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请你也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5】你能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请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课内阅读。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这几节文字出自课文《________》。
【2】选文①自然段中那个有关太阳的传说叫《________》,那个“箭法很好的人”指________,这样开头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太阳温度很高,但因为它离地球太远了,所以地面上才不那么热。
B.虽然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但因为它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很小。
C.因为天上只留下了一个太阳,所以地球才有了适当的光明和温暖。
D.因为太阳很大很热,离我们又很远,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当的光明和温暖。
【4】.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运用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欣赏,学习方法。
日出即景
6点左右,黑夜悄悄地藏到了茂密的树叶下,躲进了撒满露珠的草丛中。于是,大地从沉睡中慢慢苏醒过来。
啊,变了,变了!6点10分,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淡蓝色的云彩,最远处是细细的如抛物线般的金黄色的云彩。
慢慢地,金黄色的云彩向四周扩散,把天空染得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不一会儿,东边的天空变得十分耀眼,银白色的光洒满整个天空。这时,一对美丽的云雀从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飞过,给美丽的天空增添了光彩。
转眼间,天空变成了橘红色的。就在这一瞬间,火红的太阳从云层中冉冉升起,犹如一根无形的线扯起的圆形红灯,不到两分钟太阳便跳了起来。太阳起初是红色的,可是转眼间就射出万道金光,金光迅速地洒向天空,洒向大地,洒向天地间的万物。不多时,太阳已升高了很多,阳光给堤下的防护林披上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水红色轻纱。之后,太阳变得像银子一般白,射出银白色的光,给厂房、烟囱、点点片片的田园村舍披上了盛装……
我所熟识的家乡,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可爱,更加壮丽了!我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中,浑身散发着无穷的力量。
【1】本文开头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离去、_____来临的情景写得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2】从“6点左右、________、慢慢地、______”这些词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_____顺序来写日出过程中天空景物的变化的。
【3】天空中云彩的颜色有哪些变化?请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写下来。________
【4】画“——”的句子属于( ),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 )。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5】作者依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美景的变化,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日出美景图。
13、课内阅读
《“美极了”与“糟透了”》片段
岁月流逝,很多年又过去了,我成了“著名”作家,书店里在出售我写的小说,舞台上在上演我写的戏剧。今天,当我被无数“赞美”和“批评”包围着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第一首诗和由它引起的小插曲。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美极了”的母亲,又有爱说“糟透了”的父亲。他们都是出于对我的爱。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
“美极了!”…… “糟透了!”……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jié)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帆。
【1】找出文中的的反义词。(至少2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波浪线,把 比作 。
【3】在“我”眼中,“美极了”和“糟透了”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亲人、朋友或老师也鼓励或批评过你吧?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_______________。
叶如_______,冬青;华如_______,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_______,壳如红缯,膜如紫绡,________________,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_________,二日而_________,三日而_________,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写植物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
(5)短文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多项选择)
A 整体——部分B 主要——次要
C 外——内 D 时间先后
E 内——外 F 形、色、香、味
15、课内阅读。
《搭石》(片段)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 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 和谐)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在括号内用“___”画出恰当的词语。
【2】选文中加点的“绰”字我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它的读音是__________。联系下文,我知道了“人影绰绰”中“绰”的意思是__________。
【3】选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了“美”。如看得见的“美”:_________________。听得见的“美”: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的心灵的“美”: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__;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 )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文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A.长叶、开花、发芽、结果
B.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C.结果、发芽、开花、长叶
D.长叶、发芽、开花、结果
【3】这段话除中心句外可以分为两层,先讲____,再讲____。
【4】谈谈你对“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的理解。
____
17、课外阅读。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他全明白了。“父亲呀,”他默默地流泪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的意思
震耳欲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有独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章中的括号内: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3】将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拟一个题目。
【5】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就在这一刹那,他全明白了。”他明白什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猜测一下他今后将如何生活?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昆虫的“鼻子”——触角
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题目中“鼻子”加引号表示______。
【2】第5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
【3】第6段加点词“有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6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
【5】第7段“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代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
19、综合性学习。
和平宣言(节选)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1】阅读以上材料填空。
①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发生在______年12月______日,我国为此设立的国家公祭日即是这一天。
②南京大屠杀持续了______周,在此期间受害的人数大约是______。
【2】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
20、说明文以“_________________”为成功。——叶圣陶
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星期天,我们一家去郊外游玩,走到半路,我突然指着眼前的树激动地喊道:“快看,这棵树真高啊!”
妈妈回答:“是呀,这棵树大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摸摸我的头,笑着说:“的确是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妹妹歪着脑袋,拉了拉我的衣角:“哥哥,这棵树远远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缩句)
2.小溪干涸了。(扩句)
3.那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4.流水发出声音。(改为拟人句)
5.小明急得走来走去。(改为比喻句)
6.看到眼前的一幕,我们怎能不兴奋、激动呢?(改为陈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态。(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缩句)
__________
(3)请从“慰问”“下意识”和“半夜三更”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
23、写说明文。
《鸟的天堂》是巴金写的一篇散文,文中提到的“鸟的天堂”位于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区。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知道的其他相关资料,将这篇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为“鸟的天堂”写一个景区介绍。要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鸟的天堂”的不同方面,写清楚这个景区的主要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