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青山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臣的遗骸,在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马革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高度的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2、下列错乱的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一根芦苇应该说是渺小的,脆弱无力的,被大风一吹很容易折断。
②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鲜绿,翠嫩欲滴。
③因此,只要有芦苇的地方总是成林成海,不惧怕风吹浪打,永远从容挺立。
④它们潇洒淡雅,迎风摆动,显示出一种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⑤这时候,你一点儿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壮观。
⑥也许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从来不会单独存在,而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
A. ②③④①⑥⑤ B. ②④①⑥⑤③
C. ②④①⑥③⑤ D. ①②④⑥③⑤
3、《田螺姑娘》是我们本学期读过的一本民间故事书,下面四幅图片中,最适合做这本书封面的是( )
A.
B.
C.
D.
4、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弘扬爱国精神。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的嘱托:“_________,_________”;宋代诗人林升对当朝统治者纵情声色、苟且偷安的讽刺:“_______,______”;清代诗人龚自珍希望社会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________,_______”。
(2)感受自然之美。我们领略四季中春天的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______________,飘着______________”。欣赏了白鹭的美,让我们觉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经典之作。本学期,我们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我知道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节日)是为了纪念忠臣义士介子推,长城上享有我国“天下第一关”美名的是____________。
5、把成语补充完整
大义( )然 ( )( )成城 临危不( ) ( )舞( )蹈
( )然自得 中流( )( ) 同仇敌( ) ( )苦( )高
6、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赶紧——( ) 鼓舞——( ) 喜爱——( )
反义词:正课——( ) 短暂——( ) 容易——( )
7、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chàn dǒu yóu zhōng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róng xìng hóu long bāo fu fā zhèng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8、充成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金(____)辉煌 玲珑(_____)透 奇珍(_____)宝 不(_____)其数
不可思(______) 富丽堂(______) 丰衣(______)食 震天(_____)地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探秘。
橘子与毛衣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 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白色污染的危害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1)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县(以下纯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型料包装物大多至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科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2)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任意丢弃。据调查,北京市生活拉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4万吨。这些或到处飞扬,或堆积如山的白色拉圾,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市容市貌,破坏了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塑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困难以降解,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3)如:混在王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填理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等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任意——( ) 便利——( )
【2】写出画横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后,就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白色污染,写出你自己的一点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节选)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一个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对此印象极深。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者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不然,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更是管得紧。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一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丹麦很开放,许多方面可以说自由得不得了。然而一个人倘没有或缺乏维护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便会处处受制,颇不自由。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准确(zhǔn zǔn)
符号(fǔ f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 ) 继续——( )
安静——( ) 开放——( )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激、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sì shì)于远比我们法国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领略一番这几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来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辨 辫 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用“_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选择题
(1)威尼斯是(______)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美国
(2)短文第3自然段是按(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空间变化
(3)短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______)
A.小艇美 B.天空蓝 C.夜色美 D.风光美
【4】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里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①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②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把“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_________的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画线句子②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_____________。
【3】本文的题目是“父亲的爱”,为什么作者写了很多母爱的表现呢?( )
A.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只感受到了母爱。
B.因为作者是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C.因为母爱比父爱更加深厚,更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D.因为母爱与父爱是联系在一起的,写父爱必须写母爱。
【4】通过阅读文章,你觉得文中父亲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家里,爸爸妈妈的爱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举例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外婆和鞋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色,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
④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⑤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猖狂 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看着我笑呢。
⑥“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⑦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 安静)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⑧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都在(号啕大哭 泪眼盈盈)中好好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柔 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画“√”。
【2】写写这双拖鞋给你留下的印象。
初读第①自然段时,我觉得这是一双_______、_______的拖鞋。
读完全文,我觉得这是一双_______、_______的拖鞋。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回忆中最令“我”难忘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场景_____,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
【4】第⑦自然段中说穿上外婆洗好的拖鞋,“我”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这双鞋是亲情的象征,所以它使得回忆变得温暖,生命变得温柔。
B.这双普通的拖鞋,给了作者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回忆,而这一切终将会过去。
C.遥远的是儿时的时光,温柔的是外婆对“我”的关爱,但时光流逝,作者通过拖鞋缅怀往昔。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鼾声
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
吃过简简单单的晩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常,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
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您的儿子,像您,也打鼾,您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傍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父亲_______。
【2】“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的“特别”指( )
A.父亲年老的气息 B.父亲对儿子的爱
【3】文中4个加点的“轻轻地”表现了父亲______。
【4】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
【5】父子躺下后,父亲的内心会怎么想呢?根据下面的提示,想象父亲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写下来。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1)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此时,父亲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此时,父亲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
A.使故事情节更生动。
B.插叙,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做铺垫。
C.与下文“我”装睡打鼾进行对比。
16、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药品说明书(部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金嗓子喉片
【成分】薄荷脑、金银花、西青果、桉油、石斛、罗汉果、橘红、八角茴香油。辅料为:蔗糖、葡萄糖浆。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芳香辟秽。适用于改善急性咽炎所致的咽喉肿痛,干燥灼热,声音嘶哑。
【规格】每片重2克。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1片,一日6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3)孕妇慎用。糖尿病患者、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
(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干燥处。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吃了金嗓子喉片,不能吸烟、喝酒。 ____
(2)妈妈吃了金嗓子喉片后把它随手放在了厨房里的桌子上。 ____
(3)爸爸在服用温补性中药期间不宜服用金嗓子喉片。 ____
【2】两岁的小明感冒了,嗓子疼,发烧,流清鼻涕,妈妈给他含服了一粒金嗓子喉片。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嗓子疼得十分难受,于是她一次服用了3片金嗓子喉片,一天服用了6次。奶奶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一个学生哭丧着脸走到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眼前,诉说自己一次重要的动物实验失败了。
巴甫洛夫听完说:“从你上次实验成功时的那副神气,我就知道你这次肯定要失败。”
学生不解地问 老师 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发表时 难道不高兴吗
“那时,我的心情与其说是高兴,倒不如说有点沉重。” 巴甫洛夫继续说:“因为我想到,
在科学的崎岖的小路上,要想前进一点点,可真不容易啊!”
学生又问:“你当时一定还想得很多吧!”
“是的,”巴甫洛夫语重心长地说,“学者在成功面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获得成功之前
的挫折和教训,而不是赞扬和荣誉。这对年轻人尤为重要。”学生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1)文中( )这个词写出了学生的痛苦心情。(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在正确意思后面画“√”(2分)
A.喜悦的神气 B.不知所措的神气
C.紧张的神气 D.骄傲,忘乎所以的神气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沉重( ) 赞扬( ) 崎岖( )
(4)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5)找出文中你认为最值得牢记的一句话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来,并说一说你要牢记的原因。
(3分)
(6)巴甫洛夫第一篇论文发表后,为什么心情反而是沉重的?(2分)
(7)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3分)
18、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据了解,哈罗单车自2018年3月11日正式进驻丽水,至4月初已达到9000多辆。目前丽水注册用户7万多人,日均骑行量达到4万多次。哈罗单车开锁即收费,收费标准是1元/30分钟,不足30分钟,按照30分钟计算。
[使用单车要注意] 第一,下载哈罗单车app,一定要去该单车官方网站或者正规应用市场,防止不法黑客盗取你的个人信息和钱财。第二,扫码前识别一下二维码真假。识别二维码真假方法很简单:扫码前用手触摸一下二维码基本就可以识别真假了。目前哈罗单车的二维码是覆盖在塑料保护层之下和喷涂两种方式的。如果是胶质纸或者是其他方式后期粘贴的话,极有可能是诈骗。车费仅通过APP在骑行结束后才支付,不会采用其他方式,更不会提前支付。
哈罗单车实行夜间(晚上11点至早上6点)免费骑行,解决了公交地铁停运后的夜间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
阅读材料,根据文本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哈罗单车app一定要去哈罗单车官方网站或者正规应用市场下载。 ( )
【2】哈罗单车的二维码如果是覆盖在塑料保护层之下的极有可能是诈骗。( )
【3】哈罗单车车费可通过APP在骑行没有结束前支付。 ( )
【4】哈罗单车收费标准1元/30分钟,不足30分钟,不用收费。 ( )
【5】李伯早上5点扫码开锁,骑车10分钟去防洪堤锻炼身体,他可以不付费。(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浇花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茁壮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等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拣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名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⑪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⑫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1】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 “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表格。
称谓:(______)——(______)——(______)
态度:(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要求填空。
(1)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地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
本句运用了______描写,写出了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本句运用了_______描写,写出了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
本句运用了_______描写,写出了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
22、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道德课上,我们互相做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这只贝不漂亮。(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看小鸟破壳是有趣的事。(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父亲就像一座大山,他是你一生都该铭记的人。每个人的父亲都是不一样的,他的性格、他的做事风格无一不展现着他作为一个父亲的角色。请以“我眼里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