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下列横线上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晓晨送给朋友一幅画有_____的画,以表达惜别之意。过了一个月,朋友给晓晨发来一封邮件,邮件里画了_____,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A.野花 月亮
B.杨柳 太阳
C.树枝 太阳
D.杨柳 月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脑筋清楚,逻辑观念又强,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
B.爷爷患病后,两只手常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他已多年不能提笔写作了。
C.身处烈士陵园之中,想起那些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D.听了妈妈的介绍,我端详着眼前的这位环卫工人,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是这样小的小船。
(4)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A.夸张 排比 设问 拟人
B.拟人 排比 设问 拟人
C.拟人 排比 疑问 比喻
D.拟人 排比 设问 比喻
4、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填空。
1.诗词包罗万象。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临终嘱托“_________,________”,深挚的家国情怀感人肺腑。林升的质问“_________,_________?”是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当政者的激愤。
2.《牛郎织女》讲述了____和_____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___。
3.《白鹭》一文的作者是____,课文围绕“白鹭是________,描写了白鹭适宜的外形和_________图、白鹭瞭望图、白鹭低飞图这三幅图,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之情。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6.四时之景灵动,春有桃花流水——“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秋有明月清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金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态度( ) 说话( ) 工作( ) 做事( )
学习( ) 劳动( ) 穿戴( ) 环境( )
6、给下面的标下划线的字注音。
( ) ( ) ( ) ( )
徘 徊 狡诈 匪徒
( ) ( ) ( ) ( )
匣子 警惕 肋下 车厢
7、根据拼音写词语。
要轮到小红上台表演了,她生怕自己演砸了会有些nán kān (_______),两腿不住地chàn dǒu(______)。这时候cí xiánɡ (________)的李老师走过来,俯下身子,轻轻地对她说了些什么,小红立刻huī fù(__________)了平静,xiōng yǒu chéng zhú(________)地走上了舞台,顺利地表演完了节目。同学们都向她投以zàn xǔ(______)的目光。
8、比一比,再组词(5分)
吼( ) 斩( ) 眺( ) 销( ) 烬( )
孔( ) 崭( ) 挑( ) 稍( ) 尽( )
9、看图表回答问题。
看看我们身边,你会发现,有许多同学都戴上了眼镜。请你根据“火炬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火炬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685人)
年级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近视率 | 13% | 19% | 31% | 45% | 59% |
【1】从表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自己的发现,写一则相关的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夏 感
梁 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般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 )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 )喇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 )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从下面选择词语依次填入文章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垂直 顶着 悄然生长 B.长着 结着 默默前行
C.挑着 举着 匍匐前进 D.舞着 摇着 欢乐行进
【2】文章第二自然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海浪”指的是_________,“舰船”指的是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认为夏天的色彩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下列不属于作者所体会到的“夏感”的一项是( )
A.充满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因为夏天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所以有闲情逸致的人都不喜欢夏天。
C.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D.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5】最后一段作者写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尾处又指出自己“想大声赞美……黄金的夏季”。你认为这矛盾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将相和》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由充分,很有气势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画“ ”线的句子说明秦王________________,因此蔺相如才敢假意撞璧。
【2】将文中画波浪线换成四字词语,这个词是________。
【3】蔺相如要秦王举行一个隆重典礼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主要是通过(______)和(______)描写来表现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的。
A.语言 B.外貌 C.心理 D.动作
12、阅读《蚯蚓》,回答问题
蚯蚓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凡经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团烂结构,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且它排出的粪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2)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便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3)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而成为现代畜牧业、渔业的优良饲料、饵料。近年来,人们把蚯蚓烹调成营养丰富的佳肴。将来蚯蚓有可能成为人类摄食的主要动物蛋白。
(4)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1】第(1)段,蚯蚓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是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土壤的( ),而且它的粪便还是( )。
【2】第(2)段画线句用了( ) 和( )说明方法。
【3】蚯蚓为什么能成为现代畜牧业、渔业的优良饲料、饵料?
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蚯蚓是人类的挚友,请将作者列出的理由用横线画出来。
13、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
夜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美丽——( )——( )
静谧——( )——( )
(2)小鹦鹉,学说话。
滋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所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妙笔生花(接着往下写一写)
________,跌倒了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跌倒了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美丽的银河系
银河系别名天河、银河等,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你一定想了解银河系的有关知识吧,那就快来读一读吧。
银河系里有什么?
银河系里有大约一千亿颗恒星,还有星云、行星、甚星、小行星,等等。
发光体和流浪者
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能发光,只有恒星才能自己发光。太阳就是一颗恒星,它像一个大火球,一边燃烧,一边发着光和热。
行星是环绕恒星运转的孤独的流浪者,它自己不发光。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一颗行星,它一直在环绕太阳运转。
星云
同所有星系一样,银河系里也有一团团云雾状的太空尘埃和气体。这些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星云。星云是新恒星诞生的地方。在银河系里,平均每18天就有一颗新的恒星诞生。
神奇的“扫帚”
甚星是在宇宙中穿行的一大团石头和冰块儿。当它靠近太阳时,会拖出一条长长的闪光的尾巴,就像一把巨大的扫帝。甚星的尾巴有时长达教百万千米。
银河很大
银河系极其庞大,因此需要用光年来测量。一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银河系的周长,也就是绕银河系一圈的距离,大约是25万到35万光年!
【1】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银河系里有大约一千亿颗恒星,还有星云、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 )
(2)当它靠近太阳时,会拖出一条长长的闪光的尾巴,就像一把巨大的扫帚。( )
(3)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一颗行星,它一直在环绕太阳运转。( )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太阳是一颗恒星,自己会发光发热。( )
(2)星云是由尘埃、气体和矿石组成的。( )
(3)光一年走的距离是10万千米。( )
【3】就上文提到的内容,你认为最能体现银河系“美丽”的是什么恒星或星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钓鱼的启示(节选)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 阻)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 箸)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 决)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 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钓鱼的启示”中“启示”具体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漂亮的大鲈鱼。
B. 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等。
C. 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D. 比喻人生中能把人引入歧途的各种诱惑。
【4】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简要地写一写。
(1)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人民警叔叔。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买东西,售货员多找了钱。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年那件让孩子“(沮 阻)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1】片段中的“呜咽”可以换成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不变。
【2】“鲜花伴着骨灰”一句中,为什么用“伴”而不用“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文章,文章以_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通过这一精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体会:“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共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
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了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
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万次的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和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方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
190试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试验中取得了成功!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和勤奋,为自己贏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夺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这里“一株小草”指的是______________。
“改变世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句,其作用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_____________。
(3)“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这句话可以用“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概括。
【4】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认为屠呦呦的事迹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请你从文中至少选取3条具体事例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1】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殿堂 ______的亭台楼阁
______的乡村田野 ______的民族建筑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______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_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
(3)武陵春色______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4】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 (改写成拟人句)
(2)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①她爱唱歌。 她爱跳舞。
②他生病了。 他没上学。
23、口语交际
生活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想一想,如果请别人帮忙,你该怎么说?如果别人请你帮忙,你又该怎么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