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 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 腊月天气,毕竟也凉嗖嗖的。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如果……就……
D.无论……都……
2、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好(shì) 榨油(zà) 间隔(jiàn) 津津有味(jūn)
B.述说(shù) 脊背(jǐn) 侵略(luè) 心旷神怡(yí)
C.胆怯(qiè) 悄然(qiǎo) 估量(liáng) 难以置信(zhì)
D.炊烟(cuī) 枕头(zhěn) 涨潮(zhǎng) 做人处事(chǔ)
3、下列句子中带“”的词语,实际表达的感情色彩和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
A.“慈祥”的老板到菜市场去捡些烂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工人们难得的佳。
B.就你“足智多谋”!师长说要智取,你非要强攻,这下全军覆没了吧。
C.假若当时我已经能够记事儿,我必会把联军的罪行写得更具体、更“伟大”
D.这臭豆腐外焦里嫩,吃起来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难怪会“臭名远扬”
4、我能给加点字标出正确读音。
景阳冈( ) 挑一面旗 ( ) 绰起( ) 蹿下来( )
折做两截( ) 挨下岗 ( ) 踉踉跄跄( )( )
我发现____这个字特别容易读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
5、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七律·长征》,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这句话主要写___________ ,作者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3、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 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钓鱼的启示》)
4、《 窃读记》让我们懂得,我们是________ 长大的,也是________________。是啊,一本喜爱的书就像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4分)
猴( )讯( ) 呻( ) 换( )
喉( )迅( ) 伸( ) 焕( )
7、拼拼写写我能行。(10分)
(1)呆在井里的青蛙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丽;躲在窝里的母鸡永远不知道头顶的天空多么宽广,所以说shíjiàn()出真知。
(2)老师fēnfù():“国庆假期中,有条件的学生将作文作业传到老师QQ邮箱里。”
(3)专家提示:别上流动麻油坊的当,芝麻油假的,现场zhà yóu()更是假的。
(4)面对地震与核泄露危机,日本首相菅直人很jǔ sàng():作最坏打算,东日本全毁。
(5)月影已经渐渐圆了,花香携着jiǎo jié()的月光埋在了记忆的包囊里。
8、填空。
(1)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3)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像被________________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马上的男女老少_________________,群马疾驰,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飞过来。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次要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奇异的激光(节选)
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最快的刀
我们如果用凸透镜将阳光聚成很小的一点,它的温度上升到可以点着火柴,也可以直接把纸点燃,但把铁板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则只能使铁板温度稍微升高一点儿而已。
可是,如果用适当的凸透镜把激光集中到一点上,就能使温度达到上百万度,这样,它就成为一种最快的“刀”了。如果用它来切割几毫米厚的钢板,只见钢花四溅,在咝咝声中,钢板一分为二,割缝又细又直,一点也不会变形。
我们知道,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用刀具在钻石上打一个眼,是非常困难的。然而用激光刀来钻眼就方便多了,只见闪光灯一闪一闪,在啪啪声中,一颗颗比钢还硬的钻石上的小孔就打成了。
过去医生开刀,离不开钢刀,现在也开始用激光了。用激光刀切开皮肤,可以减少流血,减轻痛苦,而且还能预防感染,对人体有消炎止痛、促进组织修复和使上皮细胞再生的作用。用“光刀”来割除肿瘤,作用更加显著。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 ( ) 坚硬 ( ) 痛苦( ) 奇异( )
【2】读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 ,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激光是最快的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猜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激光还会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读书
莫言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 ),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 ),看着看着,我就像( ),贪婪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他。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1】将下列词组分别填入文中的( )里。(填序号)
①一只喝水的鹅 ②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 ③极饿的馋狼见到心爱之物
【2】本文主要写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借阅四本书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为读《封神演义》________;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为读《破晓记》_________;为读《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二自然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填空。
(1)文中“晕头涨脑”一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
(2)文中句子“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中加点词语“忐忑不安”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字中的“幸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的宽容与理解,原谅“我”的失误,让“我”感到幸福。
B.看完了书让“我”满足,母亲的理解与宽容让“我”感到“幸福”。
C.读了一下午的书,让“我”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D.能帮助母亲做事,“我”感到幸福。
【5】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请结合莫言童年的读书经历,说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你在伞里吗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红色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悟 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 坚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不觉心中充满愧疚……
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说:“妈妈没有浇湿!”又拍拍那个纸袋:“它也没湿!”
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下面打“√”。
【3】把“随处可见”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中“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一阵阵颤栗”是因为“我”的收入不高,无法满足女儿____________,心中感觉_________
【5】快速浏览短文,妈妈问了(________)次“你在伞里吗?”,从中可以体会出妈妈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的“女儿”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7】文章结尾的特点是( )。
A.首尾照应,蕴含难以言尽的感情。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13、课外阅读。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出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 )。(多选)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的“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
14、美文赏析。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4分)
这段话是按 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________ ,北面有个 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 ____________ ,南面是 __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 _____ 句到第 ____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想象下面句子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2分)
一大串一大串 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① 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
② 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
③ 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3)想一想,文中的“青菜 黄瓜 茄子 西红柿”总的名称是( )类。
你能再写几个吗?(3分)
(4)用波浪线划出打比方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3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陶行知的两只口袋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严,以身作则。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而陶行知则“每天四问”。1942年7月,他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四问"的内容,就是每天要反躬自问身体、学校、工作和道德上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越会为非作歹( ),残害人民。他曾大声疾呼,要全校师生“建筑人格长城”。
他自己就是用他的实际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在育才学校,就流传过一个关于陶行知的两个口袋的故事。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绌,迫不得已就停止体育锻炼,每天改吃两顿稀粥,以勉强维持生活。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有人劝陶行知把育才停办了算了,但他坚决不答应。他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 )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陶行知带头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袋里装得满满的。在归途搭车时,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决不那用公家一分钱,尽管一天奔波下来,既疲惫( )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
当育才学校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感动,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慰问时,陶行知亲切地、深刻地跟大家讲起韩非子在《喻志》中所说的一个比喻:“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可以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己”,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bèi B、lù C、dǎi D、nuó E、mù
2.陶行知先生宣布的募捐纪律是( )(多选)
A、募捐来的钱大家一起用。
B、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
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
3.他自己就是用他的实际行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这里的“实际行动”指的是( )
A、注重自己的道德修为,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己,坚决不以小失大,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B、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可以留一点点的空隙。
C、“以教己者教人”,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4.你认为陶行知先生的“两个口袋”装的还有什么? ( )
A、募捐来的公款
B、一个口袋装的是公款,一只装的是私款。
C、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5.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下列句子对“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千丈长的大堤,因蝼蚁的洞而溃决;百尺高的房屋,因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苗而焚毁。
B、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C、比喻蝼蚁和火苗的力量之在,令人畏惧。
16、
课外阅读。
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
如果动物界有长寿奖的话,毫无疑问,获奖者一定是象龟。象龟是已知寿命最长的动物,有些象龟的年龄可以达到150岁。
不过象龟跟有些生物比起来就实在是太年轻了啊。比如巨型红杉。目前发现的一裸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西侧山坡上的红杉,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世外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已经生长了2000多年了。
比起巨型红杉来,埃及的金字塔就更加"倚老卖老"了,它至少有4500岁了呢。4500岁是不是最年老的了呢?不!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坑有金字塔的十倍年龄了,因为它有49000岁了。
这是最老的吗?当然不是,一百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的猛犸象,他们应该更有资格说话呢,不过放在今天就只有化石了
当然还有许多许多更加古老的东西,等着大家去发现呢。
【1】运用学过的方法,快速课文默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动物界长寿奖获得者是 ________,比它还长寿的是生长了2000多年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金字塔、 _________岁的陨石坑,以及一百万年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倚老卖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古老的东西?简单介绍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深山藏古寺
佚名
宋徽宗有一次举行画院考试,由他亲自出题、选才。全国的书画人才纷纷报名参加,希望能金榜题名进入画院。徽宗以一句古诗为题,要应试者照着诗意画出来。这句古诗是“深山藏古寺”。
许多赴试的书生们一看到题目,立即着墨,都觉得很简单。每一幅交出来的画都有着高耸苍郁、云雾缥缈的深山。庙宇的飞檐在树林中隐约地露出一角。
书生们各显神通,作品都十分的华丽、壮观。
徽宗一一地观赏所有书生的作品,开始一直都没有什么表情,直到最后看到一幅平实无华的画时,拍案叫绝。这幅画不见庙宇飞檐,只简单地画着一位老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
妙啊!以和尚点出深山有古寺,这古寺藏得真是巧妙!画这幅画的书生自然夺得了第一。
最佳路径
文燕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士尼乐园,经过三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方案。
这个道路方案,格罗培斯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此刻,他决定开车去逛逛,顺便理一理思绪。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一路上,他看到许多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叫卖,然而很少有人和车停下来。当他的车子拐入个小山谷时,却发现那几停了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样没法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片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格罗培斯深受启发。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
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撒了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在迪士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走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后来,这条路径被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有删改)
千手观音的手臂
感动
重庆大足石刻中,有一尊精美绝伦的千手观音造像。技艺高超的工匠,以整面山体为背景,将佛像开凿出来,并依照山势,在佛像周围的空余岩石上雕满了不同姿态的手臂。每只手的手心各有一只眼,手握法物各异,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巧妙分布在八十多平方米的崖石上。
虽称为千手观音,但“千手”只是个概数,就连当年的雕刻者自己也没有弄清楚,这尊观音像究竟有多少只手。从南宋造像以来,曾有无数人来到这尊千手观音像前顶礼膜拜,人们惊奇于这些巧夺天工的手臂,却不知它们究竟有多少只。也曾有一些聪明睿智的学者来此数过,但数来数去,终因手的分布过于纷繁,一个个都叹息着离开了。这样,千手观音的手臂之数,一直无法确定。
直到清朝末年,当地对千手观音进行修缮时,一个小沙弥给出了答案。
小沙弥的计算方法简单得出人意料,他所用的只是一桶金漆和一桶竹签。他将金漆分别涂在那些手臂上,每漆完条手臂,就从木桶里抽出一根竹签扔到地上。当他漆完了所有的手臂,再去数地上那些竹签,刚好是1007根。一道千古谜题,竟被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破解了。
(有删改)
【1】阅读三篇文章,填写下面表格。
阅读篇目 | 遇到的问题 | 解决的方法 |
《深山藏古寺》 | ______ | ______ |
《最佳路径》 | ______ | ______ |
《千手观音的手臂》 | ______ | ______ |
【2】三个故事都涉及到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你觉得这三个故事的思维过程最巧妙的是哪一个,表现在什么地方?______
【3】你从这三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思维启示?______
18、(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节选)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 ),广泛(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 )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 ”画出谈迁治学严谨的句子。
3.谈迁“一袭破衫,终日……”是为了 ,从中感受到他 的品质。
4.谈迁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当时内心的想法是 。
5.请你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
19、阅读理解。
我来到大明湖公园,一进东门,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矗立在眼前。啊,这就是汇波楼!
楼面侧上方中央横挂一块巨匾,“汇波楼”三个大字闪闪发光。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更加壮观。屋檐四角上各有龙、狮、鱼、犬等动物的形象,姿态优美,栩栩如生。“汇波楼”大匾两侧,雕刻着冉冉升起的红日,旁边有一对翩翩起舞的仙鹤,仿佛要把这楼阁带入仙境。
登上汇波楼向南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湖面漾起粼粼波纹,浮光跃金。各种游船,犹如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
最壮观的是百米喷泉。103个喷头从不同的角度将水喷向天空,好像在湖上盛开着一朵美丽而奇特的“水晶花”。这朵“花”方圆百米,“花瓣”簇拥着“花蕊”,像是一串串珍珠挂在空中。一阵风吹来,“水晶花”随风飘动,在阳光的照耀下,这“花”变得五光十色,绚丽无比。
湖岸边,小岛上,一排排垂柳倒映水中;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
【1】写出登上汇波楼后的观察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态( )美
( )( )如生
( )( )起舞
( )丽( )比
【3】你怎样理解“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来赞美大明湖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鲈鱼放回湖去。(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子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车沿着铁路在戈壁滩上奔腾。(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松树挺立着。(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作文。
学完此文,你会被女娲所感动,请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