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寨(zài) 肋骨(lèi) 兼职(qiàn) 丞相(chéng)
B.熟悉(xī) 参谋(mú) 两截(jié) 胸膛(táng)
C.隧道(suì) 猕猴(mí) 恰好(hé) 忌讳(jì)
D.遗民(yí) 涕泪(tì) 堪称(kān) 黯然(àn)
2、课文内容理解。
【1】父母二人对巴迪的同一首诗评价不同,其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2】下列对《父爱之舟》一文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意在强化“我”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B.作者写父母深夜为蚕宝宝添桑叶,既写出了父母的辛劳.也由此引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C.“我”懂得体谅父母不易。因此住旅店不愿父亲花钱换好房间,读书时为交不起学费使家人困窘而心酸哭泣。
D.本文多从小事着笔,写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送“我”考学等,从细微处表现出贫苦生活中父爱的深厚与伟大。
【3】读下列两个句子,完成练习。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抹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从“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可体会到___________,从“龟裂”一词可体会到_______。
(2)第②句连用四个“立刻”,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一向刻苦学习,所以今年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屋里太热了,我们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C.祖国繁荣富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D.这里是一派田园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中有“音”,你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泉水流淌在山石间;古诗中有景,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白鹭飞翔,桃花盛开,不时有鳜鱼跃起的水乡春景。
2.那___________的蓑毛,那__________的流线型结构,那__________的长喙,那____________的脚,增之一分则__________,减之一分则____________,素之一忽则____________,黛之一忽则_______________。
3.余尝谓____________,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内容填空。
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英,法,日,美,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请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所造成的损失:_______________
6、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有成____ ____拳____掌
出____划____ ____惊____战
自相________ ________不得
(1)经过了认真复习,马小虎回答这个问题时显得____。
(2)这个人说的话____,我们不要相信他。
(3)我们一个个____,想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4)妈妈看了我给妹妹化的妆,真是____。
7、辨字组词。
浸( )暇( )悔( )喷( )
侵( )假( )诲( )愤( )
8、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成语。
1.(_________________):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_________________):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3.(_________________):形容趣味很浓厚或很有滋味的样子。
4.(_________________):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9、阅读《童年读书》(节选),完成练习。
童年读书(节选)
莫言
我童年时的确 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还记得我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饿得狂叫。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有删减)
【1】结合短文语境,推想词语意思。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由自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喜欢、热爱、迷恋”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填写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你选择这个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第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例:(1)为读《封神演义》,为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半天书的资格;
(2)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________;
(3)为读《三家巷》,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父母看见我看“闲书”就不开心。
B.父母不喜欢我。
C.父母担心“闲书”内容影响我的成长。
D.父母让我好好地割草放羊。
【5】文中画线句子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从修辞手法或生动描写的角度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6】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结合短文,你对文中提到的“闲书”有什么看法?联系生活实际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1】用“√”给下面的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掂量(lian liang) 喝道(hē hè)
【2】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洪教头傲气十足的样子,“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林冲被逼无奈的处境。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课外阅读,你还知道林冲的其他故事吗?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马蜂窝
一位老农看见大杨树上有个马蜂窝,就拿一只口袋套住马蜂窝,用绳子紧紧系住袋口,扔在树底下,回家吃饭去了。
梅花鹿和羚羊发现了口袋,以为里边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说是自己先看见的,口袋该归自己。它们吵起来了,让一只尖耳朵狐狸听见了。它溜过来,看见梅花鹿、羚羊面前放着一个圆鼓鼓的口袋,心想:里面准是一大块肥肉,足够我吃两顿的。
于是,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它说:“你们别吵了!我来给你们评评理。”梅花鹿和羚羊说:“你很聪明,一定有好办法。我们听你的。”狐狸一听,高兴极了。它眯起眼睛清清嗓子,装出一副方正的样子说:“那好吧,你们谁跑得快,口袋就是谁的。现在就比赛,从这儿跑到小河边再跑回来。”梅花鹿和羚羊拼命地向小河边跑去。
狐狸得意地打开口袋。一下子,马蜂全跑出来了,把狐狸蜇得直打滚。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自然段。
【2】梅花鹿和羚羊为___________而争吵起来。
【3】狐狸看到这个口袋,心里是怎么想的?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4】狐狸用什么方法得到了口袋?( )
A.与梅花鹿和羚羊赛跑。
B.骗梅花鹿和羚羊赛跑,把它们支走。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忆读书》片段
我自1980年到目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① ”做不到了,“② ”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在文段画“ ”处补充合适的内容,①处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②处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选项能恰当概括文段内容的是( )
A.读书好
B.多读书
C.读好书
【3】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作者对以下书籍的评价。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 《封神榜》:_______________
《荡寇志》: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请用文段中的词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 〕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 〕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括号内补充文章内容。
(2)用适当的词语替换文中的加点词语。
(3)最后一段的构段方式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4)读完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仙人掌
花坛的中央长着一株仙人掌,坚实碧绿的块茎上布满了尖锐的刺。面对四周( )的绿叶繁花,他从容的生长着:经历了春风,夏雨,秋月,冬霜,他总是那样的安详,自如,朴素,端庄,表现了( )的信念。
这使周围漂亮的花感到不快了。
牡丹摇晃着脑袋,对他的伙伴说:“我不理解,园丁为什么要种上一株冷漠的植物!既没有枝,也没有叶,有的只是满身的刺,永世也开不出一朵花来。他还自命不凡呢!你们看到没有,它对谁都不理会。”
“它算什么东西!”芍药说,“它像沙漠那样单调,根本就不配在我们身边立足。”
“我说嘛,它怎么这样乏味,”玫瑰( ),“出身卑贱的东西!”
各色花儿都对仙人掌加以讥笑和评论。仙人掌呢,一任它们鄙视和嘲笑,它( ),无动于衷。
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仙人掌竟然从它的顶部绽开了一朵美丽的花,花冠的边沿是黄的,中间是绯红的。他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桃李那样灿烂缤纷,但它坚定,鲜艳,生机盎然。这使一贯鄙视它的名花感到( )。原来仙人掌一直保持沙漠式的坚韧,在他朴实的外表里面,同样充溢着美好的感情。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章的括号内。
惭愧 坚定 镇定自若 婀娜多姿 恍然大悟
【2】请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命不凡”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牡丹为什么说仙人掌是一株冷漠的植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我最棒。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心的存折(8分)
鸟儿无意中带来的一粒种子,谁能料到多年以后会长成一棵大树呢?
14年前的一个夏天,金小姐作为一名公司职员从台湾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个展览会。午餐就在快餐厅里自行解决,当时人很多,金小姐刚坐下,就有人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抬头一看,一位白发长者正端着饭站在面前。她忙指着对面的位子说:“请坐。”接着起身去拿刀、叉、纸巾之类的东西,担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帮他拿了一份。老人临走时递过来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老人原来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长呢。
一年以后,金小姐自己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户突然不做,而这时,新一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定了,连样品都做好了,更何况,这是她唯一的客户。她忽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来,就抱着一线希望去了一封简单的信,说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我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如果你来台湾希望能来看一看。一个星期之后,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说即日启程来台湾。两天后,他真的来了,还带来了七八个员工。他们拿出样品让她试加工,在肯定了产品的质量之后,当场下了足够金小姐做一年的大订单。金小姐惊喜地问:“您在台湾有很多大客户,而我这里只是个小公司,您真的信得过我吗?”老人说:“当初你在芝加哥给我小小的帮助时,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就像我在一本书中所写的:‘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心的存折正是一点一滴的去积累的。”
(1)画出文中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直接陈述句。(2分)
(2)金小姐吃饭时为老人做了些什么?(2分)
(3)金小姐做生意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她是怎样解决的?(2分)
(4)为什么说 “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2分)
18、阅读。
航空母舰的“家”
①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②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在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波澜未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据说它能抵御很强的台风。
③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少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④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军舰跟随在其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谁“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妤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病情”,就要回“家”“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证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⑤航母军港,真是航空母舰温暖的“家”啊!
【1】我国第一艘航母是___________,航母的“家”指的是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2】文章第①段以两个问句结束,这样写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小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它完善的功能。
【4】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让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
【5】“军港总面积在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一句中“以上”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老了
①一入冬,狂风就肆虐整个校园,道路两边的树木因为招架不住风的蹂躏而东倒西歪。漫天的乌云把我的心绞在一起,心中那一丝说不出的苦涩,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②“阳阳同学,有人找你。”我猛一抬头,班主任在门口看着我,我纳闷地跟着他来到操场上,一眼就看见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我的父亲!刚才倍感寒冷的身体顿时暖和起来。
③父亲慢慢地走向我,在走近他的一瞬间,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生活的艰辛,使父亲原本黑亮的头发染上了风霜。风把他的头发吹得有些乱,嘴唇也干裂了,酱紫色的脸很容易现出风尘仆仆的疲劳,衣服和裤子上还看得出灰尘的痕迹,一双无法保暖的“人”字拖鞋支撑着父亲臃肿的脚。我的心猛一颤,长裤筒遮不住的那双脚早就被冻得发紫了。在空旷的操场上,父亲显得那么单调,那么显眼。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拼命忍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笑脸依然……
④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出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这几天天气变化快,我给你买了床毛毯,平时注意添衣,别着凉了。”说着递给我一个袋子。在伸手接过的一刹那,我惊呆了:那一双手!那是什么手啊,把我扎得生疼。那还是手吗?上面裂口纵横、沟壑坎坷,记录着风霜的侵蚀,体现着生活的劳累;而那一床毛毯,却在我怀里静静地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让我有了一季的憧憬。我的心没来由地痛起来。
⑤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此刻,我的心里暖融融的了……
【1】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2】“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中“心思”的意思是_______。“我的心思”具体表现在哪里?在文中用“﹏﹏﹏”画出来。
【3】短文的第④段没有运用( )描写。
A.神态 B.动作 C.语言 D.心理 E.外貌
【4】下列对文章结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结尾既有环境描写,也有心理描写。
B.“我”的心里感到很温暖,主要原因是太阳出来了。
C.文章的结尾照应了文章开头,点明了主题。
D.结尾的省略号蕴含着“我”对父亲言之不尽的感情。
【5】短文描写了父亲______________的事,表现了_________。
20、缩句。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并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用“新鲜”写句子。
23、习作。
规范用字的调查活动。结合综合性学习,把调查活动的经过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命题要恰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