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广西崇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学校食堂要张贴一条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崇拜的科学家有居里夫人、牛顿、爱因斯坦、童第周……等。

    B. 老师是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老师是引路人,指引前进的方向。

    C. 阿炳在“天下第二泉”旁创作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D. 我大声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 3、《运盐的驴子》中驴子第二次运的是( )?

    A.棉花 B.水泥 C.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自主积累。

    描写爱国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小时候,我_____对什么花,_____不懂得欣赏。

    (2)_____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_____觉得大了一些。

    (3)_____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_____差多了。

    (4)_____小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_____它敢一点点挨近我。

  • 6、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为了理想,他们带着对家乡的无限juàn liàn( ),bēn fù( )贫困山区。那里条件虽然艰苦,却是duàn liàn( )人、培养人的wò tǔ( )

    (2)cí xiánɡ( )的奶奶穿着一件 zhǎn xīn( )的衣服,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安( )(  )业    )肩接(   实(  )(  )说

    若无( )(  )    不惜( )( )  ( )如( )掌

     

  • 8、根据提示填空。

    (1)《从军行》中抒发戍边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子吟》中直接抒发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耻,__________。《朱子语类》

    (4)“而立”指人________岁,“古稀”指人________岁。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nán nàn)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这位母亲把最后的一点干粮mó mò)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弱的小脸,禁(jīn jìn)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子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这位母亲抱着孩子走到一位逃难的人面前。这个人,是她家以前的邻居,是个医生,为人非常善良,她知道,如果现在把孩子托付给他,他一定会把孩子养大成人。

    “我一辈子感激你,”母亲给这位邻居跪下了,“请你带着我的孩子一起逃命。”

    “不,我不能答应你。”邻居为她和孩子简单地检查了身体状况后,拒绝了她,“我的事情已经够麻烦了,我帮不了你的忙。”

    母亲只好抱着孩子,重新上路。

    一路上,不停地有人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了。可是,这位母亲却奇迹般地带着孩子,穿过边境线,住进了难民营。

    在难民营里,她又遇到了那位邻居。“你和孩子都需要支撑。”那位邻居说,“只有你们互相支撑,才能母子平安。”这位母亲此时才明白了邻居的hǎo hào)心。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通读全文,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饥寒交迫”中的“饥”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谈谈邻居为什么拒绝了这位母亲的请求?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这位母亲起先觉得自己快支撑不住了,最后却奇迹般地坚持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哭泣的圆明园(节选)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一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一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1】依据文章,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词语。

    浩渺的( )             ( )的罗马石柱             ( )的壁画

    流畅的( )             ( )的天空                    ( )的石块

    【2】再列两个“阴凄凄”“冷嗖嗖”形式的词语,并选择一个造词。

    ____       ____

    造句:____

    【3】分析文章画线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震憾”都来自哪里?

    ____

    【4】文章的题目“哭泣的圆明园”和“圆明园”哪个更好?请说说理由。

    ____

  • 11、敲掉不要的李子

    暑假一开始,我就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于是,摘李不过10天,大部分乡亲就停止采摘了。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歇工的第一天,父亲扛着一根竹竿往李树林走去。那根竹竿我再熟不过,全村也基本是用这样的竹竿来采摘李子。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的李子敲到了地上,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

    父亲说:“当然会心疼,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

    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把李子从树上敲下来,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在地里有天壤之别。前者只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作准备,你说是不是?”

    我点点头,父亲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突然觉得,人过一生就跟农民摘李是一个道理,不要的李子,就狠狠敲掉,别让眼前的伤痛影响到来年的丰收。人要往前看,如果总活在过去,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痛苦的阴影。

    【1】看到短文题目,我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带着这些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2】本文发生的时间最可能是( )

    A.六月初

    B.七月初

    C.八月初

    D.九月初

    【3】大部分乡亲停止采摘李子的原因是( )

    A.李子太多采摘太辛苦

    B.想等李子的收购价涨上去

    C.不想费时费力采摘却拿来贱卖

    D.想要看李子烂在李树上

    【4】请写出父亲打李子时的两种感受,试着解释为什么父亲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

    【5】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写两个特点,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

  • 12、类文阅读

    当你思念远方的亲人,你会怎么办?下面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根据表格完成练习。

    人群

    去看他(她)

    给他(她)写信

    打电话

    QQ聊天

    微信视频

    老年人

    12%

    6%

    60%

    18%

    24%

    青年人

    5%

    3%

    42%

    63%

    71%

    少年儿童

    2%

    1%

    65%

    58%

    79%

     

     

     

    1(提取信息)思念远方的亲人时,老年人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人们最少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2(分析判断)根据调查结果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人们更多运用电话、QQ、微信向远方的亲人传达思念。________

    (2)青年人中已经没有人愿意给远方的亲人写信。________

    (3)通过QQ聊天的方式来表达思念的人中,少年儿童占比最多。________

  • 13、阅读《忆读书》选段,完成习题。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⑤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⑦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倒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3】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读过《三国演义》后,作者对章回小说引发了兴趣,并对《水浒传》大为赞赏,认为其中的人物极具生动的个性,比《荡寇志》强多了。

    【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青青的草huǎnghuàng)动着叶子在和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桔林。柑桔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子在捉迷(cángzàng);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桔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bǎibó)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那飞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zhuìchuì)盆景的工艺品。登山活动真有意思啊。

    【1】按要求填空

     (1)“张”字共有_____画,第三笔的笔画名称叫做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_______部,它的音序字母是__________。

    (2)短文中的“张望”是属( )解释;“张口”是属( )解释。

    A.开  B.扩大  C.看 D.表示数量

    【2】用“√”号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在短文中找出跟“看”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

    A.玉峰山

    B.玉峰山山顶

    C.柑桔园

    【5】“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也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我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你们年纪虽小,要爬上山顶并不难。

    【6】“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这句话是属(   )。

    A.拟人句

    B.比喻句

    C.夸张句

    【7】本文通过登玉峰山过程中所见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珍贵的废书

    袁国良

    一天,收拾屋子,打扫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妻子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头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到学校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把我拉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的一字不识的家长。“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

    “哪来的钱?”

    “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掀开封面,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孩子,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妻子问。

    “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1】文章的题目是《最珍贵的废书》,说它是“废书”是因为________,说它“珍贵”是因为________

    【2】“我”为什么不愿把真相告诉母亲呢?(   

    A.“我”想欺骗母亲。

    B.“我”不愿让母亲心疼镯子被骗。

    C.“我”不愿破坏母亲的美好记忆。

    D.“我”觉得当年母亲这样做是对的。

    【3】你觉得这篇文章最令人感动之处是什么?(可从母亲和儿子两方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儿,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儿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儿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1】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是在母亲去世21年后对母亲说的心里话。读着短文,我能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______之情(至少写出一点),是从______这些地方体会到的。

    【2】在第⑧段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

    【3】从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可以体会到( )

    A.妈妈的视力很差;

    B.这张地图估计不清晰;

    C.当时光线可能很昏暗;

    D.“安江”是一个小而偏远的地方。

    【4】读着第⑤段的画线句子,不由得会想到( )这句名言。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人有耻,才能有所不为;

    C.子欲养而亲不待;

    D.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 17、阅读与理解。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是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绿色的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学到了很多方法。如果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篇文章,你用到了哪些方法?请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章中的括号内。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4】将短文中画“ ”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一下。

    第一件(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第5~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颜色不对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真读第8自然段,为什么在父亲追悼会上听到的一句话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父。

    “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读第7~8 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18、课外阅读

    生命的药方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爱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四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煮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万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爱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月明星亮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出发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个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听见流水哗哗的声响,看见满眼闪烁的星星,艾迪告诉德诺,到了新奧尔良,找到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生活了。

    不知走了多远的路,船进水破了,孩子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德诺的咳嗽多起来,从家里带的药也快吃完了。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呆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孩子们身上的钱差不多用完了,可离新奧尔良还有三天三夜的路。德诺的身体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德诺又回到家乡。不久,德诺就住进了医院。艾迪依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便充满了快乐。他们有时还会合伙玩装死游戏吓医院的护士,看见护士们上当的样子,两个人都会忍不住地大笑。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费医生,结果却杳无音讯。

    秋天的一个下午,德诺的妈妈上街去买东西了,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夕阳照着德诺瘦弱苍白的脸,艾迪问他想不想再玩装死的游戏,德诺点点头。然而这回,德诺却没有在医生为他摸脉时忽然睁眼笑起来,他真的死了。

    那天,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两人一路无语,直到分手的时候,艾迪才抽泣着说:“我很难过, 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 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

    【1】德诺是不幸的,因为他____________,德诺又是最幸运的,因为他_______

    【2】本文的题目是《生命的药方》。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把文中划横线的话加以提炼和概括,简单地说:生命的药方就是________(用两个字的词语回答)。

    【3】有人说艾滋病是世界瘟疫,据了解,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人已近百万。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号召人们远离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请你为此写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

    【4】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艾迪是一个_______的人。

    【5】请用横线划出最使你感动的一句话,并写出使你感动的原因。

    【6】读了《生命的药方》一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我代表我的祖国”

    ①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②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忽视 歧视)。

    ③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洋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谁是蠢材!”

    ④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徐悲鸿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购买绘画用品。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动 轰动)了整个画界。

    ⑧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选择题(填序号)

    (1)第④段与第⑤段、⑥段的关系是_______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第③段与第⑧段的作用是_______

    A.过渡和总结,表现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B.前后照应,用对比手法烘托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5】读下列句子,品悟其表达作用。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徐悲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花园

    1.改成双重否定句:我的时装展推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父亲对他们说:希望你们做花生一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激励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练习。

    1.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咱们就答应吗?(改为陈述句)

    2.雪花飘落。(扩句)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环绕着美丽的村庄。(缩句)

  •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字句

    (1)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鹂吃了卷叶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乐园。

    在语文单元检测时,小明和小青互相传纸条作弊,结果他们俩的成绩比平时好。期末考试时,我有几道题不会做,很想找同学“问一问”。我该怎么办呢?请以《作弊》或《我战胜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