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黑龙江伊春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B.稚子金盆脱晓冰(铜盆)

    C.草满池塘水满(池塘)

    D.也桑阴学种瓜(傍晚)

  • 2、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绝:A.断绝  B.完全没有了  C.走不通的  D.气息中止、死亡

    E.独一无二的  F.极、最  G.绝对

    1.克隆技术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   )

    2.来这儿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

    3.这真是绝处逢生啊! (   )

    4.你千万别误会,我绝无他意。(   )

    5.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是优秀的。(   )

    6.他全心过度,气绝身亡。(   )

  • 3、区别字的音、形、义,选择合适的填空。

     

    )出 )目   )词   课(   )醒

    我发现: 有关,   有关。

     

    )硬 谈笑风(   )音 产( )带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光复--( )  熟练--( )

    浓厚--( )  真挚--( )

    宽敞--( )  准许--( )

     

  • 5、填上合适的词语。

    安静地(  

    晶莹的(  

      )的夜晚

    痛苦地(  

      )的声音

      )的泪花

     

  •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__________

    2.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____

    3.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____

  • 7、填上量词。

    一(   )硝烟   一(   )教科书

    一(   )空位   一(   )礼炮

    一(   )眼泪   一(   )紫荆花

    一(   )伤痕   一(   )红旗

    一(   )书   一(   )船

    一(   )灯光   一(   )扑克牌

    一(   )山水画   一(   )圆月

    一(   )寒风   一(   )阳关

    一(   )琴   一(   )朋友

    一(   )旅行   一(   )大树

    一(   )故地   一(   )旅行

    一(   )夕阳   一(   )角落

    一(   )游船   一(   )方式

     

  • 8、近义词:

    急切(    )收获(     )告别(     )  选择(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将军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罐头,喉咙gēng  gěng)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战士们怕烫似(sì  shì)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前一亮,看到了饭桌面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jiǎo rǎo)了几下,随后他舀(yǎo  yāo)起一勺汤。

    1“√”选出括号内正确的拼音。

    2 画出将军想到的方法,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仿写一句话用上三个连续表示动作的词语:  

    3为什么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灿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的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他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它,我就会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普通劳动者。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默默无闻:_____________________

    貌不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  )

    A.借物抒情 B.借物喻人 C.托物言志

    4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里的“另一种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分三层描写了花的外在美,先写____,接着写____,最后写___,写这些是为了____

    A.让人知道花生花开得很慢。

    B.讴歌下文中有类似花生花的美好品质的人。

    6文中为什么要把花生花和樱花、牡丹、白莲做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石峰山日落

    为了看日落时的景象,我爬上了石峰山,登上了株洲市最高的云峰阁顶层。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它收jiǎn liǎn)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姑娘露出红红的脸蛋,就在它的周围留下一圈柔和的光晕。那万里无云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净的湖水,现在也慢慢地加重了颜色,越来越浓,越来越蓝,简直像画家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了似的。它周围的天空却chéng chén)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这时,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lán luán),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日落前的景象太美了!太美了!”

    过了一会儿,太阳突然涨红了圆溜溜的脸颊,像个大红球,向天空、向峰峦、向大地喷出了红艳艳的光芒。它周围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 )不断地更换锦衣( )艳红的( )大红的( )橘红的( )粉红的( )美丽极了( )刹那间,弥漫了大半边天,像铺展开的一匹瑰丽的锦缎。

    这时候,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显露出自己美丽的容貌,带着满腔的喜悦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只把那红光留在遥远的峰顶和天际。最后,它愉快地一跳,消失在山后了。随着暮色渐渐地降临,远处的山峦模糊了。我仍旧凝视着天际,我的心久久地陶醉在这日落的奇观之中……

    【1】用“√”选出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填写在后面括号里。

    清楚__________ 忧愁____________ 出现__________ 缩小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在第4自然段空格内加上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①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②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③巴尔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

    ④“都不是,先生。”

    ⑤“那一定是亲戚?”

    ⑥“也不是。”老太大连连摇头。

    ⑦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 ,说明态度 ;文句 ,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中的一本呀

    ⑨“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⑩老师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从此,成了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1】第⑦自然段中,横线处应该依次填写(       

    A.潦草   欠通   马虎

    B.欠通   潦草   马虎

    C.潦草   马虎   欠通

    D.欠通   马虎   潦草

    【2】在第⑧自然段的空格中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第⑨自然段中,巴尔扎克“满面羞愧”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没有第一时间认出自己的老师。

    B.因为自己小学时期学习很不用功。

    C.因为自己仅凭一本作文本就轻率而武断地判断这个孩子将来没有成就。

    D.因为他没有认出这是自己的作业本。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老太太是巴尔扎克的老师。

    B.文中的老太太来为巴尔扎克上了深刻的一课。

    C.巴尔扎克最后意识到,这本作文本是他自己的本子。

    D.老师欣慰是因为巴尔扎克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5】请用直线划出与文中最后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6】第⑩自然段中,“老师”说自己“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了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你认为“老师”有什么心事?为什么说已经“了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巴尔扎克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理解。(选自《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蚊子能够战胜狮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蚊子为什么会被小小的蜘蛛吃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鼓励的魅力

    顾利锋 李丽梅

    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

    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利索、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

    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该怎么接话,站在一旁绞着衣角。

    师傅笑道:“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着说:“动作挺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

    师傅笑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

    晚上打烊。徒弟愣愣地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那我没有一次做对了?”

    师傅宽厚地笑道:“不错,每一件事情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的话;对你而言,( )是鼓励( )是鞭策,( )万事开头难,( )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精湛了。

    人,在鼓励中扬起生活的风帆,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鼓励中创造奇迹。鼓励他人既是处世的艺术又是做人的美德。被鼓励的人心怀感激,恰是对鼓励者最好的回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短文已用“∥”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前一部分,作者用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师傅和徒弟的表情,徒弟总是“不语”,表现出他当时的____________;师傅总是“笑着解释”,表现出师傅的___________

    【4】师父替徒弟说好话的目的是什么?( )(多选)

    A.赞美顾客,让顾客满意而去。

    B.鼓励徒弟,希望徒弟以后做得更好。

    C.只为袒护徒弟,爱护徒弟。

    D.教给徒弟怎样说话更得体。

    【5】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这段话概括了鼓励的作用。

    B.被鼓励的人一定要懂得回报他人。

    C.告诉我们应该学会鼓励他人,同时接受鼓励要心存感激。

    【6】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鼓励呢?

    你的同桌语文单元测试只考了60分,他的心情很不好,你会这样安慰他:“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隐痛,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1)阅读时不理解“隐痛”这个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隐痛”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愿告诉人的痛苦。②隐隐约约的疼痛。文中“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隐痛”指的是第______种解释。

    (2)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人满为患”的意思是__________

    2“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描写,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变化:________——尴尬——________,从这些变化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让座姑娘、父亲、女儿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阐释善良的含义。

    从让座姑娘身上我们看到的善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父亲身上我们看到的善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女儿身上我们看到的善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说鼠

    老鼠,北方俗称耗子,大概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按照动物学分类,鼠是啮齿目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算差别较大的袋鼠和松鼠,其种类就超过180多种。老鼠对气候及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地球上老鼠的数量大大超过人类。

    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长,需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尤爱啃“硬骨头”。故老鼠对建筑物、仪器、电缆、图书、文物、家具、乃至桥梁、堤坝的破坏及危害极大。老鼠的食物主要还是以植物为主。据统计,一只老鼠每年要吞食和糟蹋十几公斤粮食。全世界每年被老鼠消耗的粮食可够全球人类吃两个月。无怪乎俗语要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对人类来说,老鼠最可怕、最危险的危害是它们能传染多种致命的疾病。在上几个世纪中,鼠疫数次流行曾使几千万人死亡。如今,老鼠配合跳蚤使鼠疫和埃波拉出血热在印度和非洲又大施淫威,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又一次面临着瘟疫的威胁。

    人类与老鼠的斗争历来就没有停止过,利用老鼠的天敌消灭老鼠是最有效的方法。老鼠有三大天敌:猫头鹰、蛇和猫。猫头鹰昼伏夜出捕食老鼠,是著名的捕鼠能手。蛇更是老鼠克星,如果住宅内有一条家蛇,那么,老鼠必将销声匿迹。老鼠见了猫,其机警、灵活、狡猾瞬间全变成“仓皇逃窜”,最后“束手就擒”,成为猫的美餐。

    鼠年说鼠,当然也要说说老鼠的益处。老鼠能够预感某些灾害性天气和天灾,如洪水、地震等。由于老鼠身体器官、生理功能和灵长类动物较接近,因此医学家和科学家常用鼠做各种实验。对于我们无所不吃的中国人来说,鼠肉也是一个可待开放的食物资源。鼠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什么动物一旦能被人类作为一种偏爱的食物,那么它们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希望有朝一日老鼠会成为稀有动物。我们拭目以待。

    1文章介绍了:老鼠的家族、____________ 、老鼠的天敌、_________

    2请你说说文章中画横线句子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写出两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使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俗语有什么好处?(建议分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文意,以下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最后一小节中的“稀有动物”写出了作者希望大家平时要保护老鼠。

    B.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长,需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要经常啃咬硬物,来让门齿不至于过长。

    C.社区环卫大爷介绍说消灭老鼠最有效的办法是毒饵消灭。

    D.老鼠,北方俗称耗子,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

  • 17、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选段

    ①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 )、(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把第①、②自然段补充完整。

    【2】第①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__________ ,第②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 句,在文中起__________ 的作用。

    【4】以下不属于圆明园的景观建造种类的是( )

    A.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B.西洋景观

    C.根据古人的诗境建造

    D.把幻想境界化为现实

    【5】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花这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用是( )

    A.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形成鲜明的对比,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

    B.再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恋。

    【6】读画横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理解。

    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运动。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无机的灰尘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

    有许多种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自从有机物加入灰尘的队伍后,这种危害就更加严重了。

    灰尘的旅行,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呢?

    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它们落到车床内部,会使机器的光滑部分磨坏;它们停留在汽缸里面,会使内燃机的活塞发生阻碍;它们还会毁坏我们的工业成品,把它们变成废品。这些还是小事。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人体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从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如果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杆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严加防范。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有删改)

    【1】阅读本文我的用时约为__________分钟。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题目“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对第一至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周围,灰尘几乎无处不在。

    B.灰尘可以随着空气运动。

    C.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

    【3】阅读时,关注一些关键句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关注文中的问句,然后借助它们概括段落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至七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第八至十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写在括号里。

    (1)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_________

    (2)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_______

    (3)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_________

    【5】如何控制灰尘的旅行?请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横线。

  •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的维克托

      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次,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同学突然病了,大家都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激他。

      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的各个角落,仍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那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大家都提高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是他终于懂得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把这篇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2请从文中找出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

    是因为________

    是因为________

    4在同学们不理睬维克托的两个月里,维克托心里会怎样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读一读,先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仿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某种“想法”。

    他(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_____________

  • 21、海力布对龙王说:“请您把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

    (2)园中虽然有民族建筑,但还有西洋景观。(修改病句)

    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皎洁的月亮,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美的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也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请以“夏日星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