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青海黄南州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南朝梁宗室大臣、文学家萧统说: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体会本单元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完成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围绕“_______”这一中心,描写夏天里有生命的_________,甚至无生命的______的“生长”,最后写到________的成长,观察细腻,中心突出。

    (2)《盼》是一篇记叙文,叙述“我”得到新雨衣、___________、想借买酱油穿雨衣、_______的经历,通过语言、___________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孩子“盼”的心理。

    (3)《爸爸的计划》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围绕“______”这一中心选择了多个事例,而且材料的处理详略得当,一般性的事例只是____,典型的事例____,对于重点事例______

    (4)《小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从建筑、_____、喷水池、_____等不同方面描写小站的“小”,最后点出小站虽小,但_____________

  • 2、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材料一是按照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这句话中作者的游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和殿俗称金銮(luán)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和殿____________的特点。

  • 3、填空。

    (1)我们在搜集诗歌的时候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

    等分类。这一组诗海拾贝就是按 分类的,都是描写

      的诗歌。

    (2)《诗经·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3)《春夜喜雨》的作者是唐代的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的   所作。

    (5)《天净沙·秋》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  

    (6)《天上的街市》和《白桦》都是 诗。

     

  • 4、修辞乐园(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______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____

    3.郝副营长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______

    4.桂子花开,十里飘香。______

    5.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_______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

    7.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_______

    8.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______

  • 5、读完《草房子》这本书,我最想和书中的____________成为好朋友,因为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直通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片诗把西湖比作__________,描绘了它________时候和______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_________,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2】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与“浓抹”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

    【3】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4】你还知道的宋朝的诗人和作品: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5】我积累的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

    ,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4】读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想象一下,并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亲近大自然的序幕。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的孤寂心绪;隐山林,孟浩然田园会友,做出“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的美丽约定。

  • 8、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笑嘻嘻 笑______ 笑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文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获得土地的三黑__________

    【3】从“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你体会到了三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土地的三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结合文字和图片做题。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就是这位老人,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世纪,耄耋(mào dié)之年仍扑在田间地头,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段中“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部。

    【2】根据图片和文字信息,判断“营”是指哪个年龄段,把它选出来

    A.四五十岁

    B.六七十岁

    C.八九十岁

  • 10、读一读,做一做。

    珍惜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问,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有人说鲁迅是位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工作和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工作。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惫,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节省——(   ) 延长——(   )

    【2】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节省时间,就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B. 要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就要延长时间。 

    C. 充分利用时间,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就等于把一个人的生命延长丁。

    【3】写出句子的意思: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

    【4】请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 11、非延续性文本阅读。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请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1】学校开设的课外兴趣小组有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小组和__________小组。

    【2】正在上四年级的小明可能无法参加__________小组。

    【3】四(1)班的王亮同学只有周五有空,他能参加的小组有(  )

    A.围棋小组

    B.游泳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4】小齐没有学过围棋,周二、周五也有时间,她想参加围棋小组。请问她可以参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与表达。

    “阿牛专注地盯着笔尖,在画纸上涂涂抹抹,手中的笔轻轻移动,勾勒出清晰的线条。只见他时而皱着眉,时而两眼放光,全然不顾旁人的啧啧称叹。”

    【1】以上语段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阿牛。

    【2】请用上面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充满自信的自己。

    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今天扬州城首个浓烟雾天气发生在________日,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1)_______;(2)________;(3)______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_________。(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讽刺和否定;④表示突出强调)

    【5】“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述一下江面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这种现象,我想对广大农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有趣的种子旅行

    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像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

    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飘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当时的航海者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常常利用椰子壳等飘浮物来传递信息。

    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飘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飘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栋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囊,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飘流中,囊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1文中起总说作用的是第________自然段。

    2第⑤自然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的内容看,种子旅行的含义是什么?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广场。

    (1)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敏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的功课必须学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字句)

     

     

  • 19、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十分低微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他是去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改为直接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我懂得了_________

    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不断长高、长大。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时间……

    作文提示与要求:

    (1)请以“我懂得了__________”为题,记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2)先补充文题,讲述故事要真实,表达真实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